离维荆衡南,逦迤走蛮徼。
民风杂徭蜑,地势带蒙诏。
迢迢商周前,风水绝纤窍。
后王务广土,怀柔倚攻剽。
羁縻非本情,疲痾复谁疗。
大明侔日月,幽裔靡不照。
化育之所加,欣荣及蓬藋。
宪府绳百司,选择自廊庙。
偏方异习俗,赋性实同调。
培养自殊途,激扬贵知要。
游凉溪上龙,鲰鱼困罾钓。
高风吹霜鹘,缥缈集海峤。
愿言崇令业,以继南国召。
离维荆衡南,逦迤走蛮徼。
民风杂徭蜑,地势带蒙诏。
迢迢商周前,风水绝纤窍。
后王务广土,怀柔倚攻剽。
羁縻非本情,疲痾复谁疗。
大明侔日月,幽裔靡不照。
化育之所加,欣荣及蓬藋。
宪府绳百司,选择自廊庙。
偏方异习俗,赋性实同调。
培养自殊途,激扬贵知要。
游凉溪上龙,鲰鱼困罾钓。
高风吹霜鹘,缥缈集海峤。
愿言崇令业,以继南国召。
这首诗是刘基元末明初的作品,题为《送普颜子寿赴广西宪幕》。诗人描绘了朋友即将前往广西任职的情景,沿途经过荆衡南地,风俗各异,既有蛮族之地的特色,也有历史的沉淀。他指出,尽管后世君王追求疆域扩大,但应以怀柔而非武力征服为本,关注民生疾苦。诗中强调了中央政府的教化之力,使得偏远地区也能受到恩泽,百姓得以欣欣向荣。
诗人希望普颜子寿在广西能秉持公正,治理有方,如同阳光普照,惠及草木。他还以游龙比喻地方官员的威望,以及祝愿他在职务上有所成就,延续南方的繁荣与召唤。整首诗寓含着对友人的期许和对地方治理的深思,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人才的鼓励。
持节共知过碣石,衔芦相背有飞鸿。
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阔马蹄行未穷。
陇上牛羊冲密霰,帐前徒御立酸风。
归时莫问程多少,却到河湟杏萼红。
曾未学黄庭,衰颜已可惊。
诗能如阮籍,评不愧钟嵘。
玉轸调初美,冰壶想更清。
兔园风雪甚,还听雁来声。
窗灯光更迥,宿雾晦层檐。
寒气微生席,轻风欲度帘。
湿萤依草没,暗溜想池添。
况值相如渴,无嫌鲁酒甜。
生爱虚名苦辩亡,沦精竭智可哀伤。
谁将事附三公传,自有文誇古战场。
坟土未乾还卜穴,挽声才绝又新章。
是非从此方应定,弟子犹争左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