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景彝学士使虏》
《送王景彝学士使虏》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持节共知过碣石,衔芦相背有飞鸿。

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阔马蹄行未穷。

陇上牛羊冲密霰,帐前徒御立酸风。

归时莫问程多少,却到河湟杏萼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jǐngxuéshì使shǐ
sòng / méiyáochén

chíjiégòngzhīguòjiéshíxiánxiāngbèiyǒufēi鸿hóng

hánzhùnuǎnshākuòxíngwèiqióng

lǒngshàngniúyángchōngxiànzhàngqiánsuānfēng

guīshíwènchéngduōshǎoquèdàohuángxìngèhóng

翻译
手持符节共同度过碣石,背负芦苇的鸿雁展翅飞过。
寒冷之地狐狸皮袄也不够暖,广阔沙漠马蹄踏过无尽边际。
山岭上的牛羊冲入密集的雪粒,帐前的车夫在刺骨寒风中站立。
归途无需询问路程多远,只待回到河湟之地,那时杏花已红艳盛开。
注释
持节:手持符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携带的象征权力的信物。
碣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附近,这里代指北方边塞。
衔芦:鸿雁嘴中叼着芦苇,形容其迁徙时的情景。
陇上:泛指西北高原地区。
密霰:密集的雪珠,形容雪粒细小而密集。
帐前徒御:帐幕前的车夫或侍从。
酸风:形容寒风刺骨,令人感到酸痛。
河湟:古代地区名,包括黄河和湟水流域,今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一带。
杏萼红:杏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王景彝学士使虏》。诗中描绘了王景彝出使虏地的情景,以自然环境的严寒和艰辛来烘托出使者的坚韧与勇气。首句“持节共知过碣石”表达了对使者任务艰巨的认同,暗示他将穿越险阻到达海边的碣石。次句“衔芦相背有飞鸿”运用了雁南飞的意象,象征着友人此行的孤寂与远方。

“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阔马蹄行未穷”两句,通过写地面寒冷、狐狸皮衣也无法抵挡,以及广阔的沙漠使得马蹄不停歇,形象地刻画了边塞的恶劣气候和路途的遥远。接着,“陇上牛羊冲密霰,帐前徒御立酸风”描绘了使者在途中看到的景象,牛羊在暴风雪中挣扎,而他自己在帐外忍受刺骨寒风。

最后两句“归时莫问程多少,却到河湟杏萼红”,以春天的杏花盛开预示着使者归期的不确定,但表达了对归来时的美好期待。整首诗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展现了使者的豪迈与坚韧,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火记歌并序·其五

万木尽含阳,花开满路香。

金鸡乘大火,玉兔却亏伤。

至士忧生死,尊卑倏忽亡。

药成朝大帝,服饵灭灾殃。

(0)

偈颂并序·其七十

不了万劫疑,古德岂论之。

为报参玄士,须怀悔底时。

(0)

偈颂并序·其五十二

家具摐摐一老翁,眉间长发白匆匆。

心休意息从何有,祇为心头万事空。

(0)

偈颂并序·其四十一

一室一床居物外,一瓶一钵寄生涯。

门前纵有通村路,是我何曾识一家。

(0)

题花钿

傅粉销金剪翠霞,黛烟浓处添铅华。

也知曾伴姮娥笑,将来村里卖谁家。

(0)

劝人·其十九

我今劝汝道,汝休念文字。

兼劝采樵人,努力莫相欺。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