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流尽水痕乾,玉骨伤秋露气寒。
饥凤夜深飞不去,也随群鸟宿江干。
湘云流尽水痕乾,玉骨伤秋露气寒。
饥凤夜深飞不去,也随群鸟宿江干。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之畔竹林的清冷与孤寂之美。首句“湘云流尽水痕乾”以湘江的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水痕渐干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变迁的意境。接着,“玉骨伤秋露气寒”一句,将竹子比作“玉骨”,在秋日露气中显得格外寒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竹子的坚韧不屈。
“饥凤夜深飞不去,也随群鸟宿江干”则通过对比,将竹子比作“饥凤”,即使在深夜仍不愿离去,最后只能像普通鸟类一样栖息于江边。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竹子的孤独与坚守,也暗示了诗人自身虽怀才不遇,却依然坚持自我,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对孤独坚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