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常思病苦时,静观山下有雷颐。
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
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絇丝。
新春老去惟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
安乐常思病苦时,静观山下有雷颐。
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
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絇丝。
新春老去惟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感怀示儿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首句“安乐常思病苦时”,以对比的方式提醒儿辈珍惜眼前的安逸,要时常忆起困苦时刻,体现出人生的辩证与哲理。次句“静观山下有雷颐”,描绘出一种静观自然的超然态度,暗示着生活的起伏如同山下雷鸣,难以预料。
“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两句,通过酒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自己虽然曾有过豪饮的时光,但如今已步入老年,深知人生短暂,往事历历在目。接下来,“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絇丝”进一步强调了人生中的错误和欢乐都是有限的,犹如铁和丝,珍贵而稀少。
结尾“新春老去惟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以梅花坚韧的形象,寄寓了诗人不畏艰难、坚守节操的决心,即使面对岁月无情,也要保持自我,任凭外界如何变化,依然独立不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展现了辛弃疾的人生感悟和对后辈的教诲。
绿净红深水不流,炎天烈日自然秋。
只供野父已无计,便与行人亦暗投。
明月不来江北岸,好山应在石城头。
何年得映潘妃步,更放君王作意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