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示儿辈》
《感怀示儿辈》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安乐常思病苦时,静观山下有雷颐。

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

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絇丝。

新春老去惟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

(0)
注释
安乐:舒适、安逸。
病苦:困苦、艰难。
静观:静静观察。
雷颐:雷鸣的景象。
十千:极言酒贵,形容非常昂贵。
一斗酒:一壶酒。
事自知:亲身经历的事情。
错处:错误的地方。
九州铁:遍地铁石,形容坚硬无情。
絇丝:丝线,比喻轻松愉快。
新春:新年。
老去:过去。
梅:梅花。
一任:任凭。
狂风日夜吹:不分白天黑夜的猛烈吹拂。
翻译
常常在安逸中想起困苦时刻,静静观察山下雷鸣的景象。
即使有千金买不到一斗酒,六十三年的经历让我深深明白。
错误之处如今像遍地铁石般坚硬,欢乐时刻又能有多少丝线般的轻松。
新的一年过去,只有梅花依然盛开,任凭狂风日夜吹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感怀示儿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首句“安乐常思病苦时”,以对比的方式提醒儿辈珍惜眼前的安逸,要时常忆起困苦时刻,体现出人生的辩证与哲理。次句“静观山下有雷颐”,描绘出一种静观自然的超然态度,暗示着生活的起伏如同山下雷鸣,难以预料。

“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两句,通过酒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自己虽然曾有过豪饮的时光,但如今已步入老年,深知人生短暂,往事历历在目。接下来,“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絇丝”进一步强调了人生中的错误和欢乐都是有限的,犹如铁和丝,珍贵而稀少。

结尾“新春老去惟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以梅花坚韧的形象,寄寓了诗人不畏艰难、坚守节操的决心,即使面对岁月无情,也要保持自我,任凭外界如何变化,依然独立不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展现了辛弃疾的人生感悟和对后辈的教诲。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题淮上亭子

亭下长淮百尺深,亭前双树老侵寻。

暮云秋雁且南北,断垄荒园无古今。

露草欲随霜草尽,归樯时度去樯阴。

秋风未满鲈鱼兴,更有江湖万里心。

(0)

江口送璧上人二绝·其二

今日钵囊南去人,当时雕句作新春。

更知自昔相逢意,定是他生骨肉亲。

(0)

初别清源姑才仲弟过楚丘作

前村后村鸠乱鸣,梨花点雪柳半青。

断云忽过楚丘县,骤雨已见龙丘亭。

故人愁绪各南北,宿酒别时同醉醒。

语离情绪乃如此,故园可归公不听。

(0)

高邮道中荷花极目平生所未见

绿净红深水不流,炎天烈日自然秋。

只供野父已无计,便与行人亦暗投。

明月不来江北岸,好山应在石城头。

何年得映潘妃步,更放君王作意游。

(0)

学视

学视睹悬虱,病耳闻斗蚁。

纷然酬六凿,万劫费揩洗。

君看杯中蛇,妄想从何起。

忽然一妙语,初无强料理。

回观积年疾,乃是一念使。

谁能明此心,香山老居士。

(0)

吊古冢

荆榛闭莽苍,千岁一孤坟。

生则无是叟,死应冥漠君。

略无他日念,唯有不堪闻。

想得西陵道,荒台亦暮云。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