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脱钟山阶级难,却来遮里养残躯。
那知踪迹难遮掩,又见驱驰走使符。
方脱钟山阶级难,却来遮里养残躯。
那知踪迹难遮掩,又见驱驰走使符。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六十五首》中的第三十一首。诗的内容描述了诗人刚刚从繁忙的事务中暂时解脱出来,想要在某个地方休憩养身,却不料自己的行踪难以隐藏,又被差遣去做新的任务。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方脱钟山阶级难",这里的“钟山”可能象征着繁重的事务或责任,诗人好不容易才摆脱了那些琐事的束缚。“阶级难”形象地表达了那份艰难和不易。
"却来遮里养残躯",诗人试图找个安静的地方修养身体,但似乎命运弄人,未能如愿。“遮里”可能是诗人暂居之地,但即使在这里,也无法真正避开外界的牵扯。
"那知踪迹难遮掩",暗示了诗人无论怎样努力隐藏,都无法完全避开别人的关注和差遣,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
"又见驱驰走使符",最后两句再次强调,诗人刚刚逃脱一处,却又接到新的命令,仿佛被驱赶前行,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寓言式地表达了僧人(或隐士)对于无法摆脱世俗纷扰的感慨,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俯仰天粘水。尽□□、山河大地,光涵表里。
一夜春风搜万象,檐外雨声不已。
到晓来、六花靡靡。
瑶树琪林寒彻骨,知谁家、娇女慵梳洗。
且捏个,小狮子。琼楼架就东皇喜。
□□使、玉龙战罢,柳绵飞起。
千古佳人诗句在,一任如盐似米。
君试看、岩头溪底。
刹刹尘尘银世界,记当年、曾赴瑶池会。
玉清境,还如此。
田公布衣五尺长,田姥角冠八寸强。
平生布施不造殃,教养儿孙耕与桑。
田公姥,生为农家夫与妇。
寿考百年作田祖,岁岁田头管风雨。
春三秋九享鸡豚,环珓神灵如对语。
田公姥,听侬歌,看侬舞。
使我仓有粳,使我庾有稌,使我囷有黍。
使我富牛羊,千斯牸兮百斯牯。
田公姥,侬肴芬芬兮侬酒湑湑,官税既输兮公役不烦。
男不为人驱,女不为伧妇,读书识字应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