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其二)》。诗人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述了"天宝乱"(指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结束后,战乱带来的惨烈景象。"河壖兵更多"反映出战后的军事形势依然严峻,城市中遗留着战争的痕迹和无数白骨,人民生活困苦,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一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人们被迫习惯于武器的存在,甚至将其视为生存的依赖。"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战争中的野性与无情,即使凶猛如兽、鲸鱼也难以逃脱战争的网罗。
最后两句"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英雄末路的感慨,曾经的繁华与权势如今只剩下一座座高耸的坟冢,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战争的破坏力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历史反思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