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远访夙谊甚厚贶以十诗实用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云每岁思亲不持斝蓼莪几欲废诗雅盖深知予心者读之凄然辄尔和韵·其十》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远访夙谊甚厚贶以十诗实用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云每岁思亲不持斝蓼莪几欲废诗雅盖深知予心者读之凄然辄尔和韵·其十》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渊明咏三士,讲学马队间。

斯道幸不广,石高媲庐山。

(0)
翻译
陶渊明赞颂三位贤士,在马队中传授学问。
这种学术之道幸好不广泛流传,但其高度可比肩庐山。
注释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咏:赞美,歌颂。
三士:指三位有学问或品德高尚的人。
讲学:传授知识或学术。
马队间:在马队之中,可能指边塞或军旅生活中的场景。
斯道:此道,指上述的学术或精神道路。
幸:幸好,表示意外的好运。
不广:不广泛传播,罕见或独特。
石高:比喻其高度或影响力。
媲:相比,匹敌。
庐山:中国著名的山脉,这里用来形容其高度。
鉴赏

这首诗是由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的文学家牟巘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诗中开篇提到的“渊明咏三士”,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高士嵇康(即渊明),他曾在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等人的墓前吟咏诗歌,表达对朋友的情谊。这里“三士”可能是泛指当时与诗人交往密切的几位文人。

"讲学马队间"则描绘了一群志同道合之士在马队中讨论学问的情景,这种场景在唐宋时期颇为常见,显示了诗人对知识交流和友谊的重视。

接着,“斯道幸不广”一句表明虽然这种高雅的精神追求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但这并不影响诗人的坚持。"石高媲庐山"则是形容某种事物或境界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媲美了庐山的雄伟。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崇高精神境界的追忆和表扬,以及诗人本身对于友情和学问的珍视,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理想的情怀。这样的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透露着他对知识分子应有之道德标准的向往。这首诗以深沉而含蓄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精神交流与理想追求的美好画卷,令人读后感慨。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群仙册一十八首·其十五抚鹿

遥指蓬山麓,轩临弱水濆。

鹿驯眠细草,沙暖覆香云。

石亦含灵气,泉皆发异芬。

呦呦鸣未已,林外每呼群。

(0)

耕图二十三首·其二十三祭神

雨旸征帝德,丰稔慰氓愚。

赛鼓村迎社,神灯夜祷巫。

酒浆泻罂盎,肴核献盘盂。

敢乞长年惠,穰穰遂所需。

(0)

美人展书图二首·其二

小院莺花正感人,东风吹软细腰身。

抛书欲起娇无力,半是怜春半恼春。

(0)

美人把镜图四首·其三

竹风飒飒振琅籼,玉骨棱棱耐峭寒。

把镜几回频拂拭,爱他长共月团栾。

(0)

热河闲咏七首·其四

卜居岂为避三庚,峦壑幽深气象清。

绝顶苍松多古韵,前川皓月倍常明。

薄衾坐拥浑忘我,高枕倚吟别有情。

万籁寂然银汉转,一声破梦曙钟鸣。

(0)

天津舟中对月

初月照扁舟,潮声洗客愁。

孤村一树矗,隔岸数帆收。

霄汉闻鸣雁,沙汀玩宿鸥。

渔歌入夜寂,风景似清秋。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