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山寺》
《雪山寺》全文
明 / 朱元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极目遥岑起晓烟,深埋凝雪梵王禅。

冰枝老树弥千壑,衲被苍僧布法筵。

为美浮生贪著处,好将空寂化迷迁。

六年岭际今犹见,行致天花覆八埏。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山寺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晨雪山之巅的朦胧与庄严。首句“极目遥岑起晓烟”,开篇即展现出一幅远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深埋凝雪梵王禅”一句,不仅描绘了雪山寺所在环境的清冷与神圣,更暗示了寺庙与佛教文化的紧密联系。

“冰枝老树弥千壑”,通过“冰枝老树”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古老,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衲被苍僧布法筵”,则将视线转向寺内,通过僧人穿着的袈裟(衲被)和他们布道的场景,展现了宗教生活的庄严与静谧。

后四句“为美浮生贪著处,好将空寂化迷迁。六年岭际今犹见,行致天花覆八埏。”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人认为,在这繁华世界中,人们往往被物质所束缚,而真正的美好在于心灵的净化与解脱。通过长时间的修行,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超脱,如同山间之花般,覆盖了广袤大地,象征着精神的普照与传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宗教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朱元璋

朱元璋
朝代:明   字:国瑞原名重八   生辰: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猜你喜欢

读古历禅空不知清明之至

近来课业觉辛勤,底事春消客邸情。

忽见老僧赠垂柳,方知今日是清明。

(0)

雨行

落花飞絮踏成泥,烟雨连纤日向西。

行客正愁行不得,鹧鸪偏傍马前啼。

(0)

秋日郊园

景外郊园胜,芳原引兴长。

高谈开曲宴,雅奏发清商。

丛菊篱边色,芙蓉水面妆。

荷衣辞故绿,柳带变初黄。

晚照莓苔径,秋阴薜荔墙。

泉声经竹坞,霞彩散林塘。

踞石呼毛颍,临流泛羽觞。

文人骋妙说,飞翰即成章。

(0)

西湖汪然明招同李太虚钱改斋先辈泛不系园

潋滟湖光十里横,携将书画订鸥盟。

清风明月消閒趣,茗碗香炉寄野情。

小棹六桥看系马,孤篷三竺听流莺。

荷香处处催诗兴,一片涵空麦浪生。

(0)

伏枕

伏枕梅檐过柳衙,北湖又复负荷花。

门因谢客全无籍,身欲称僧尚有家。

七尺向拚同草木,三生知久痼烟霞。

馀年倘遂幽栖志,剩我清湍旧钓槎。

(0)

题潘中丞读书堂

毗山千仞洞庭傍,更结精庐在上方。

树杪女牛双宿近,阶前苕霅二流长。

春风芳草抽书带,夜月梅花伴篴床。

曾是中丞吟咏处,石林一部奏清商。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