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东山月露香。姚家借得小芬芳。
乱莺随趁过宫墙。
香珀碾花娇有意,绿茸绣叶涩无光。
御封春酒几时尝。
不见东山月露香。姚家借得小芬芳。
乱莺随趁过宫墙。
香珀碾花娇有意,绿茸绣叶涩无光。
御封春酒几时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达祖的《浣溪沙》。从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亲临的怀念和留恋。
"不见东山月露香",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对远方美景的渴望之情。这里的“东山月”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美丽风光,而“露香”则增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对于那种美好场景无法亲眼所见的遗憾。
接下来的"姚家借得小芬芳",则转向了现实中可触及的小小喜悦。这里的“姚家”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或家族,而“借得”暗示了一种暂时的拥有,“小芬芳”则是那里的微小美好。
然而,即便是在这种微小之中,诗人也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完全掌握的无常。"乱莺随趁过宫墙"一句,则带出了外界对这份私密美好的侵扰和干涉。这里的“乱莺”可能象征着世间纷争,而“宫墙”则是权力与隔离的象征。
在下面的"香珀碾花娇有意,绿茸绣叶涩无光"中,可以看到诗人对细微之美进行精致描摹。"香珀碾花"表达了一种细腻和温柔,而“绿茸绣叶”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这种美好与粗糙、不起眼之间的差异。
最后,"御封春酒几时尝"一句,带出了一种期待和渴望。这里的“御封春酒”是对特别保存或珍藏之物的称呼,而“几时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份美好体验的迫切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的渴望与留恋,以及面对无法掌握之美时的无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