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师非寒山子,安得此怀抱?
天机内相会,百体同浩浩。
如适清凉境,大地绝热恼。
每从画省归,骑马必一造。
妙趣须自知,难与别人道。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师非寒山子,安得此怀抱?
天机内相会,百体同浩浩。
如适清凉境,大地绝热恼。
每从画省归,骑马必一造。
妙趣须自知,难与别人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聆听松涛之声的感受,通过"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展现了松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声音清越动人的画面。诗人将自己与禅宗高僧寒山子相联系,暗示自己也拥有了超然物外的心境,"师非寒山子,安得此怀抱"表达了对这种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
"天机内相会,百体同浩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领悟,仿佛与自然的韵律合一,身心都融入了宇宙的广大之中。诗人将听松的体验比作进入清凉世界,远离尘世的纷扰,"如适清凉境,大地绝热恼"形象地传达出心境的宁静与清凉。
最后两句"每从画省归,骑马必一造"则透露出诗人即使身在繁忙的官场,也不忘时常到听松轩寻找这份宁静,享受与松声的亲近。"妙趣须自知,难与别人道"强调了这种乐趣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难以言传,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珍视和独特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听松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个人独特审美情趣的坚守。
天荒荒,地眑眑,寥落万年豪圣少。
一旦有之坐以槁,令此革党更扰扰,君臣日旰益草草。
我今忽有怨,怨天不速老。
不然手揭浮云,喝破青天十万丈,置我牢愁天之上。
我愁置天上,炯炯瞳瞳,亿千万年,任汝下人瞻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