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无酒过重阳,转觉闲居兴味长。
明月岂随人薄厚,黄花不逐世炎凉。
闰年节晚初过雁,老境衾寒知有霜。
清境唤回蝴蝶梦,起寻竹影据胡床。
无花无酒过重阳,转觉闲居兴味长。
明月岂随人薄厚,黄花不逐世炎凉。
闰年节晚初过雁,老境衾寒知有霜。
清境唤回蝴蝶梦,起寻竹影据胡床。
这首诗《九月十一日夜对月》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度过重阳佳节的情景。诗中以“无花无酒过重阳”开篇,点明了节日的氛围与诗人的情感状态——在没有鲜花和美酒的陪伴下,诗人反而感到一种闲适与内心的丰富。这种反差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能力。
接着,“转觉闲居兴味长”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表明在宁静的生活中,诗人发现了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诗人将这种感受与自然界的景象相联系,如“明月岂随人薄厚”,表达了月亮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其明亮的本质,寓意着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类情感的相对短暂与多变形成对比。
“黄花不逐世炎凉”则借菊花不随季节变化而凋零的特点,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菊花在秋风中依然盛开,象征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闰年节晚初过雁,老境衾寒知有霜”两句,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如大雁南飞、霜降来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阶段转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的感慨。
最后,“清境唤回蝴蝶梦,起寻竹影据胡床”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转换,表现了诗人从内心深处的沉思中醒来,决定走出室内,去追寻自然之美,与竹影相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自我疗愈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赵秉文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艺术追求。
人高诗苦滞夷门,万里梁王有旧园。
烟幌自应怜白纻,月楼谁伴咏黄昏。
露桃涂颊依苔井,风柳誇腰住水村。
苏小小坟今在否,紫兰香径与招魂。
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
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
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
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
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
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
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
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
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
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
赤县扬雷声,彊项闻至尊。
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
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
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
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
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
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
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
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
所期玄津白,倜傥假腾骞。
《赠宣城赵太守悦》【唐·李白】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赤县扬雷声,彊项闻至尊。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所期玄津白,倜傥假腾骞。
https://shici.929r.com/shici/tfdWk6m3X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