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一日夜对月》
《九月十一日夜对月》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无花无酒过重阳,转觉闲居兴味长。

明月岂随人薄厚,黄花不逐世炎凉。

闰年节晚初过雁,老境衾寒知有霜。

清境唤回蝴蝶梦,起寻竹影据胡床。

(0)
鉴赏

这首诗《九月十一日夜对月》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度过重阳佳节的情景。诗中以“无花无酒过重阳”开篇,点明了节日的氛围与诗人的情感状态——在没有鲜花和美酒的陪伴下,诗人反而感到一种闲适与内心的丰富。这种反差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能力。

接着,“转觉闲居兴味长”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表明在宁静的生活中,诗人发现了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诗人将这种感受与自然界的景象相联系,如“明月岂随人薄厚”,表达了月亮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其明亮的本质,寓意着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类情感的相对短暂与多变形成对比。

“黄花不逐世炎凉”则借菊花不随季节变化而凋零的特点,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菊花在秋风中依然盛开,象征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闰年节晚初过雁,老境衾寒知有霜”两句,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如大雁南飞、霜降来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阶段转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的感慨。

最后,“清境唤回蝴蝶梦,起寻竹影据胡床”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转换,表现了诗人从内心深处的沉思中醒来,决定走出室内,去追寻自然之美,与竹影相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自我疗愈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赵秉文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遰雾巢空。

青陵粉碟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0)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人高诗苦滞夷门,万里梁王有旧园。

烟幌自应怜白纻,月楼谁伴咏黄昏。

露桃涂颊依苔井,风柳誇腰住水村。

苏小小坟今在否,紫兰香径与招魂。

(0)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六六月

裁生罗,伐湘竹。

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

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

(0)

愁诗

到来难遣去难留,著骨黏心万事休。

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长途诗尽空骑马,远雁声初独倚楼。

更有相思不相见,酒醒灯背月如钩。

(0)

赠宣城赵太守悦

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

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

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

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

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

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

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

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

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

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

赤县扬雷声,彊项闻至尊。

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

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

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

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

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

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

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

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

所期玄津白,倜傥假腾骞。

(0)

越中秋怀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

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

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

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

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

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

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