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真飞锡霭灵踪,智者遗杉尚灌丛。
宝构迥临清鉴上,妙莲高擢污泥中。
甚深秘藏资谈席,最上真乘振祖风。
嗟我拘挛犹未历,坐驰神爽愧兴公。
应真飞锡霭灵踪,智者遗杉尚灌丛。
宝构迥临清鉴上,妙莲高擢污泥中。
甚深秘藏资谈席,最上真乘振祖风。
嗟我拘挛犹未历,坐驰神爽愧兴公。
这首诗描绘了万年妙莲阁的庄严与神圣。首联“应真飞锡霭灵踪,智者遗杉尚灌丛”以“应真”、“智者”点明了此地的圣洁与智慧的传承,通过“飞锡”、“遗杉”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着,“宝构迥临清鉴上,妙莲高擢污泥中”两句,以“宝构”、“清鉴”、“妙莲”、“污泥”构成鲜明对比,既赞美了阁楼的精美与清幽,又巧妙地隐喻了佛法的纯净与世间污浊的对立统一。尾联“甚深秘藏资谈席,最上真乘振祖风”表达了对佛法精深的敬仰和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先祖精神的弘扬。最后,“嗟我拘挛犹未历,坐驰神爽愧兴公”则流露出诗人未能亲历其境的遗憾与对前贤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
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
相过不嫌憔悴质,秪应风味与君同。
江天雨雪路尽迷,层峰壁立琼瑶梯。
苍松冻合玉髯老,翠筱寒压银梢低。
屋底幽人常闭户,最爱银华绝纤污。
碧窗半启卷书帏,手把青编映轻素。
村南有客隐者伦,一肩壶榼来叩门。
遥知相对饮五斗,红光满面春风温。
人间此景良不恶,林泉似傍兰陵郭。
会须乘兴访元龙,共倚江楼招白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