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公山色过江来,先到君家尔雅台。
怀古兹邦擅名胜,寥天一砺得安排。
前朝烟荻金箫月,六代江山铁笛梅。
庾信生平小园赋,不劳花唤鸟催回。
皖公山色过江来,先到君家尔雅台。
怀古兹邦擅名胜,寥天一砺得安排。
前朝烟荻金箫月,六代江山铁笛梅。
庾信生平小园赋,不劳花唤鸟催回。
这首诗描绘了皖公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它与龚怀西蘧庄的巧妙融合。首句“皖公山色过江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色跨越江水,仿佛直接映入眼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接着,“先到君家尔雅台”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龚怀西蘧庄中的特定景观——尔雅台,暗示此处是欣赏山色的最佳地点。
“怀古兹邦擅名胜,寥天一砺得安排”两句,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这里的“名胜”不仅指自然风光,也暗含着人文历史的积淀。“寥天一砺”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在天空中显得格外突出,如同一块精心雕琢的宝石,静静地坐落在那里。
接下来的“前朝烟荻金箫月,六代江山铁笛梅”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烟荻”、“金箫月”、“六代江山”、“铁笛梅”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历史画卷。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过去的辉煌与美丽,也蕴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庾信生平小园赋,不劳花唤鸟催回”两句,借用了庾信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里“不劳花唤鸟催回”一句,寓意着在这样的环境中,无需外界的召唤,就能让人流连忘返,享受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皖公山色与龚怀西蘧庄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历史与美的深深眷恋。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何处相思水。桂林边、山城一角,伏波岩底。
插笋牙樯分岸泊,漠漠汀唇沙觜。
是送客、之图如此。
作郡几人从此去,剪寒波、直到漓江尾。
潞河景、颇相似。
方千风度思量起,记曾见南昌香令,恺之堂里。
十二年来人事改,感逝伤离而已。
问司马、鬓丝馀几,榕树门东支手版,忆长安、梦绕零陵矣。
题画者、共悲喜。
新秋又值新晴后,天容倍饶澄莹。
露气涵空,风威送爽,万象虚含清净。
初凉未冷,正帘影摇波,扇纨将屏。
久坐空廊,数萤明灭乍栖定。
铜壶宵漏渐转,爱中庭地白,圆月飞镜。
瘦不胜秋,疏还剩绿,一树垂杨低映,喧来更静。
又匝字鸣虫,纺纱声竞。拌兴暝迟,尽酬清夜永。
如此乾坤,叹菰芦里,竟无人出。
投笔封侯,请缨系颈,此辈成何物。
英雄惟有,使君与操,把酒何堪论列。
奈邓禹、笑人寂寂,中流空击江楫。
天涯回首,黄巾铜马,荆棘纵横行迹。
帝不负卿,通侯使相,虎䩨貂冠屹。
奈无颇牧,用之为将,马腹鞭长难及。
堪惜此,鸾飞凤舞,一带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