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遍千回捣未休,疏星凉月夜悠悠。
酒醒空馆闻偏苦,老厌他乡听更愁。
绡帐银屏霜气早,黄云白草塞垣秋。
妾心已逐寒声碎,凭仗风吹到海头。
万遍千回捣未休,疏星凉月夜悠悠。
酒醒空馆闻偏苦,老厌他乡听更愁。
绡帐银屏霜气早,黄云白草塞垣秋。
妾心已逐寒声碎,凭仗风吹到海头。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秋夜闻砧》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寂寥画面。诗中通过反复的捣衣声,展现了妇女在寒冷月色下辛勤劳作的情景,"万遍千回捣未休",表现出劳动的艰辛和时间的漫长。"疏星凉月夜悠悠",寥寥数语勾勒出秋夜的清冷与寂静。
酒醒后的诗人更加感受到这份孤寂,"酒醒空馆闻偏苦",空荡的馆舍和砧声的凄苦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思乡之情。"老厌他乡听更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在外漂泊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绡帐银屏霜气早,黄云白草塞垣秋",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萧瑟景象,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异乡的境遇。"妾心已逐寒声碎",将女子的心意比作砧声,破碎而纷飞,表达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凭仗风吹到海头",以风喻意,寄托了女子希望砧声能随风飘向远方,直达亲人耳中的愿望,充满了深情和哀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秋夜砧声所引发的浓郁思乡之情。
至后子亥交,梦悟损益义。
损益之极致,是为六十四。
无益亦何损,损益可一视。
阴损而阳生,天运常流易。
指破长空云,此出在何处。
以之补损益,平等无复意。
大易著一致,天下何思虑。
所以大智人,行其所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