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秋澄澈。把江南染遍,是他黄叶。
忽一朵、半朵春红,也浅晕明妆,薄融酥颊。
簸雨笼晴,笑依旧、茜裙微摺。
只夜凉难禁,露重谁忺,蛩语凄咽。回思好春时节。
正桃将露绶,兰渐成缬。
楼上人醉花天,有画鼓银罂,宝马翠埒。
事去慈恩,枉立尽、西风閒说。
伴空濛、驿桥一帽,苇花战雪。
碧秋澄澈。把江南染遍,是他黄叶。
忽一朵、半朵春红,也浅晕明妆,薄融酥颊。
簸雨笼晴,笑依旧、茜裙微摺。
只夜凉难禁,露重谁忺,蛩语凄咽。回思好春时节。
正桃将露绶,兰渐成缬。
楼上人醉花天,有画鼓银罂,宝马翠埒。
事去慈恩,枉立尽、西风閒说。
伴空濛、驿桥一帽,苇花战雪。
这首《解连环·暮秋看窗前杏花》描绘了深秋时节,窗外杏花独放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先,“碧秋澄澈”描绘了秋天的天空清澈碧蓝,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江南染遍,是他黄叶”,黄叶铺满了江南大地,渲染出秋天的萧瑟与丰收的金黄。
接着,“忽一朵、半朵春红,也浅晕明妆,薄融酥颊”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初冬的杏花与春天的花朵相提并论,通过“浅晕明妆,薄融酥颊”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杏花的娇嫩与美丽,仿佛在寒冷的季节里绽放着春天的气息。
“簸雨笼晴,笑依旧、茜裙微摺”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杏花以生命力,即使在风雨中依然保持微笑,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同时“茜裙微摺”形象地描绘了杏花在微风中的轻盈姿态。
“只夜凉难禁,露重谁忺,蛩语凄咽”一句,通过夜凉、露重和蟋蟀的鸣叫,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最后,“回思好春时节。正桃将露绶,兰渐成缬”回忆起春天的美好,桃花绽放,兰花渐成,与当前的杏花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
“楼上人醉花天,有画鼓银罂,宝马翠埒”描绘了春天的繁华景象,与当前的杏花形成对比,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事去慈恩,枉立尽、西风閒说”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尽管美好的事物已逝去,但它们依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同西风中的闲谈,虽无实质作用,却能触动人心。
“伴空濛、驿桥一帽,苇花战雪”以空濛的景象和飘雪中的苇花,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切感受。
综上所述,《解连环·暮秋看窗前杏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深秋时节窗外杏花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