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解连环.暮秋看窗前杏花》
《解连环.暮秋看窗前杏花》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解连环

碧秋澄澈。把江南染遍,是他黄叶。

忽一朵、半朵春红,也浅晕明妆,薄融酥颊。

簸雨笼晴,笑依旧、茜裙微摺。

只夜凉难禁,露重谁忺,蛩语凄咽。回思好春时节。

正桃将露绶,兰渐成缬。

楼上人醉花天,有画鼓银罂,宝马翠埒。

事去慈恩,枉立尽、西风閒说。

伴空濛、驿桥一帽,苇花战雪。

(0)
鉴赏

这首《解连环·暮秋看窗前杏花》描绘了深秋时节,窗外杏花独放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先,“碧秋澄澈”描绘了秋天的天空清澈碧蓝,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江南染遍,是他黄叶”,黄叶铺满了江南大地,渲染出秋天的萧瑟与丰收的金黄。

接着,“忽一朵、半朵春红,也浅晕明妆,薄融酥颊”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初冬的杏花与春天的花朵相提并论,通过“浅晕明妆,薄融酥颊”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杏花的娇嫩与美丽,仿佛在寒冷的季节里绽放着春天的气息。

“簸雨笼晴,笑依旧、茜裙微摺”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杏花以生命力,即使在风雨中依然保持微笑,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同时“茜裙微摺”形象地描绘了杏花在微风中的轻盈姿态。

“只夜凉难禁,露重谁忺,蛩语凄咽”一句,通过夜凉、露重和蟋蟀的鸣叫,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最后,“回思好春时节。正桃将露绶,兰渐成缬”回忆起春天的美好,桃花绽放,兰花渐成,与当前的杏花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

“楼上人醉花天,有画鼓银罂,宝马翠埒”描绘了春天的繁华景象,与当前的杏花形成对比,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事去慈恩,枉立尽、西风閒说”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尽管美好的事物已逝去,但它们依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同西风中的闲谈,虽无实质作用,却能触动人心。

“伴空濛、驿桥一帽,苇花战雪”以空濛的景象和飘雪中的苇花,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切感受。

综上所述,《解连环·暮秋看窗前杏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深秋时节窗外杏花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邗沟夫差庙

吴王旧庙蜀山陂,沟水东流绕殿基。

春社神巫时击鼓,好风贾舶互扬旗。

侈心齐晋终亡国,遗利江淮合荐祠。

可忆姑苏台上乐,青山歌舞对西施。

(0)

食菹

早秋尝旨蓄,数茎味犹正。

酸咸历四时,终存岁寒性。

(0)

高梁桥进舟达昆明湖川路揽景即目成什·其四

快晴景物值薰嘉,白芷青蒲蹙浪花。

甓社菱丝堤畔柳,风帆一样逐横斜。

(0)

渡江

吴越巡方两月周,长江回泛木兰舟。

风恬北指瓜洲渡,天朗西穷巫峡流。

花有繁红识津口,树成嘉荫出城头。

金山背拥苍岩迥,绿字曾题初度游。

(0)

怀映垣内城

冷雨疏花不共看,萧萧风思满长安。

虚堂昨夜秋衾薄,隔一重城各自寒。

(0)

池阳杜牧祠·其一

登徒好色马卿消,黄绢清歌响未遥。

我读先生《燕将录》,鬓丝禅榻太无聊。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