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洛喜英公大师相访》
《清洛喜英公大师相访》全文
宋 / 许仲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方袍紫染出彤庭,久在林泉养性灵。

无事挠心长见醉,有名传世不曾醒。

多年别我头先白,此日逢师眼倍青。

记得上都相会否,夜飞杯篆老君经。

(0)
注释
方袍:官袍。
彤庭:红色的宫廷。
林泉:山林泉石。
性灵:精神、心灵。
挠心:烦恼、忧虑。
醉:借酒消愁。
有名:名声在外。
头先白:头发先变白。
师:指对方,可能为尊者或朋友。
眼倍青:眼神显得更年轻。
上都:古代中国的首都。
杯篆:道教中的一种神秘符号,常出现在酒器上。
老君经:道教经典,这里指《道德经》或《太上老君内丹经》。
翻译
身着紫色官袍步入红尘宫廷,长久以来在山林泉石间修养心灵。
平日里无忧无虑,常常借酒浇愁,名声流传世间却未曾改变。
分别多年,他头发已先我而白,今日重逢,他的眼神却如青年般明亮。
你还记得在上都那次相会吗?那时我们夜深对饮,谈论的是《老君经》中的杯篆之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高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方袍紫染出彤庭,久在林泉养性灵"表明僧人穿着简单却又不失庄重,长时间居住在自然景色中修行,培养心灵。"无事挠心长见醉,有名传世不曾醒"则写出了他无忧无虑,不为世俗所扰,长久保持一种醉酒般的超然状态,即便有名字流传后世,也未曾从这种精神状态中清醒过来。

接着,诗人提到时光易逝,岁月不饶人,"多年别我头先白,此日逢师眼倍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与师傅重逢后,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更加迫切。最后,诗人通过"记得上都相会否,夜飞杯篆老君经"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还记得在上都(即五台山)相聚的情景,以及夜晚举杯畅饮,用古代乐器“篆”来比喻长寿的愿望,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

作者介绍

许仲宣
朝代:宋

(930—990)青州人,字希粲。后汉乾祐进士。仕后周,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太祖擢授太子中允。历知北海军、荆南转运事。帝征南唐,供给无缺。太宗即位,除兵部郎中,历西川、广南转运使,以才干称。官至给事中。
猜你喜欢

挽喻夫人

太丘落日东郊昏,兰风桂露啼幽痕。

年周九十笑语温,冲头雪矣花仍存。

仙裾拂拂始倚门,扶挟何必烦诸孙。

二雏前起慰心魂,喻宗老人五院尊。

众口咽矣遍地恩,柔则之馀六四坤。

(0)

海波

上妙空王殿,灵神不敢窥。

乾坤捧兜率,日月绕须弥。

八柱真如宰,三山自不奇。

海鲸吞巨浪,只要十分诗。

(0)

句·其六

惜别有情空执手,赠行无绪不成章。

(0)

霜天晓角·其一和叶检阅仁叔韵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0)

满江红·其八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

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

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

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风动处,浮云揭。

云绽处,清光泄。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

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

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0)

昼锦堂.己未元夕

绮縠团成,珠玑搦就,极目灯火楼台。

七子八仙三教,耍队相挨。

管箫笙簧相间斗,远如声韵碧霄来。

环千炬,宝栅绛纱,云球雾衮交加。

千里人笑乐,游妓合、脂尘香霭笼街。

尽道今宵节物,天与安排。

晚来风阵全收了,夜阑还放月儿些。

休辞醉,长愿每年时候,一样情怀。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