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洛喜英公大师相访》
《清洛喜英公大师相访》全文
宋 / 许仲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方袍紫染出彤庭,久在林泉养性灵。

无事挠心长见醉,有名传世不曾醒。

多年别我头先白,此日逢师眼倍青。

记得上都相会否,夜飞杯篆老君经。

(0)
注释
方袍:官袍。
彤庭:红色的宫廷。
林泉:山林泉石。
性灵:精神、心灵。
挠心:烦恼、忧虑。
醉:借酒消愁。
有名:名声在外。
头先白:头发先变白。
师:指对方,可能为尊者或朋友。
眼倍青:眼神显得更年轻。
上都:古代中国的首都。
杯篆:道教中的一种神秘符号,常出现在酒器上。
老君经:道教经典,这里指《道德经》或《太上老君内丹经》。
翻译
身着紫色官袍步入红尘宫廷,长久以来在山林泉石间修养心灵。
平日里无忧无虑,常常借酒浇愁,名声流传世间却未曾改变。
分别多年,他头发已先我而白,今日重逢,他的眼神却如青年般明亮。
你还记得在上都那次相会吗?那时我们夜深对饮,谈论的是《老君经》中的杯篆之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高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方袍紫染出彤庭,久在林泉养性灵"表明僧人穿着简单却又不失庄重,长时间居住在自然景色中修行,培养心灵。"无事挠心长见醉,有名传世不曾醒"则写出了他无忧无虑,不为世俗所扰,长久保持一种醉酒般的超然状态,即便有名字流传后世,也未曾从这种精神状态中清醒过来。

接着,诗人提到时光易逝,岁月不饶人,"多年别我头先白,此日逢师眼倍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与师傅重逢后,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更加迫切。最后,诗人通过"记得上都相会否,夜飞杯篆老君经"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还记得在上都(即五台山)相聚的情景,以及夜晚举杯畅饮,用古代乐器“篆”来比喻长寿的愿望,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

作者介绍

许仲宣
朝代:宋

(930—990)青州人,字希粲。后汉乾祐进士。仕后周,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太祖擢授太子中允。历知北海军、荆南转运事。帝征南唐,供给无缺。太宗即位,除兵部郎中,历西川、广南转运使,以才干称。官至给事中。
猜你喜欢

夜宿大云寺留题竹深处

日暮寻幽到竹深,竹烟晴锁寺门阴。

苔荒路绝行人迹,月出潭空静者心。

清供一盂香积饭,閒情半榻白云衾。

留诗已与青山约,莫厌频来访道林。

(0)

寄姻友王近智

梦绕故山归未得,俱将旅鬓逐年华。

烟村白屋留孤树,野水危桥踏卧槎。

倚马文章真可羡,寄鱼音信莫令赊。

雄飞总是寻常事,须用穷年读五车。

(0)

送叔祖吴中省亲

车轮遥遥马蹄速,远客归家不停毂。

秋田簇簇禾黍生,绕屋四散牛羊鸣。

今朝灵鹊好言语,行人上堂应拜母。

四邻八舍具杯盘,日日堂中作歌舞。

儿不远行母在宅,养蚕种田多粟帛。

却思在外富贵时,何如贫贱不相离。

(0)

竹枝词四首·其二

几处行船几处商,瞿塘如马险难当。

船行可避瞿塘险,最险人心不可防。

(0)

暮春山行

马色林间路,山花作阵飞。

东风如有意,吹去点征衣。

(0)

题推篷图

记得当年访老逋,扁舟载雪过西湖。

香浮水面涵清浅,影落篷窗半有无。

玉树忽惊春漏泄,冰花相照月模糊。

谁将一段真消息,收拾归来作画图。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