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其三》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其三》全文
唐 / 陆龟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名价皆酬百万馀,尚怜方丈讲玄虚。

西都宾问曾成赋,东海人求近著书。

茅洞烟霞侵寤寐,檀溪风月挂樵渔。

清朝还要廷臣在,两地宁容便结庐。

(0)
翻译
名声和价值都被估价为百万以上,仍然珍视在方丈之地讲授深奥的哲理。
西都的宾客询问我是否完成了诗赋,东海的人们则寻求我近期写的书籍。
居住的茅屋被霞光梦境所包围,檀溪边的风月景色成为樵夫渔人的日常。
清早朝廷还需要我在,两地怎能轻易筑屋定居。
注释
名价:名声和价值。
百万馀:百万以上。
方丈:小的住所,此处指讲经之处。
玄虚:深奥的哲理。
西都宾:西都的宾客。
曾成赋:已完成的诗赋。
东海人:来自东海的人。
近著书:近期写的书籍。
茅洞:茅屋所在的山洞。
烟霞:云霞。
侵寤寐:侵入梦境。
檀溪:地名,可能有美丽的风景。
樵渔:樵夫和渔人。
清朝:清早的朝廷。
廷臣:朝廷官员。
两地:两个地方。
宁容:怎能轻易。
结庐:建造房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属中晚唐时期的诗歌。全诗采用了豪放与清新并重的艺术风格,语言丰富而不失典雅。

"名价皆酬百万馀,尚怜方丈讲玄虚。"

这两句开篇便展现出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于高深莫测、难以捉摸之学问的敬仰。在这里,“名价”指的是声誉和价值,而“百万馀”则形象地表示其价值非凡。“尚怜方丈”中,诗人表达了对佛教禅师或道教真人的崇敬之情,因为他们能够洞悉玄妙的道理。

"西都宾问曾成赋,东海人求近著书。"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声望和影响力。“西都宾问”指的是长安(当时称为西都)的来客询问诗人的作品,而“东海人求”则表明远在东海之滨的人们也渴望得到诗人的新著。这里的“曾成赋”和“近著书”显示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

"茅洞烟霞侵寤寐,檀溪风月挂樵渔。"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心境。“茅洞烟霞”形容居所被迷雾笼罩,“檀溪风月”则是对夜晚风光的抒写。这里的“侵寤寐”和“挂樵渔”都有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灵感的意味。

"清朝还要廷臣在,两地宁容便结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关注以及个人隐逸生活的愿望。在“清朝还要廷臣在”中,诗人希望朝廷能有贤明之士,而“两地宁容便结庐”则是说一旦两地安宁,就可以选择归隐山林。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社会影响力,也表现出了他对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龟蒙

陆龟蒙
朝代:唐   字:鲁望   籍贯:江湖散   生辰:?~公元881年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你喜欢

自桃树坳至巴家坳皆极险峻

入山眈苦吟,摹状成结构。

山意不我屈,出奇与诗斗。

兹辰涉诸坳,遂使我马瘦。

上坡骇梯空,下坡疾放溜。

苔滑不受趾,木摽几绝脰。

阪危侧掀淖,石裂下陷窦。

怪禽前后啼,雾雨无白昼。

一步一惕息,十步一逗留。

入险非人挤,敢吁神物救。

饥疲无佳思,印手欲缩袖。

但歌《蜀道难》,未免见闻陋。

(0)

舟泊安丰谒吴野人先生墓

云端一鹤自朝昏,长为先生守墓门。

万古只留抔土小,千金难买布衣尊。

在家名姓倾湖海,传世文章当子孙。

今日经过荐杯水,聊歌楚些与《招魂》。

(0)

明皇

梨园往事已堪怜,千古谁将图画传。

钿合难凭天上使,霓裳空忆月中仙。

巴川夜雨悲鸣铎,蜀国春风语断弦。

南内凄凉明月夜,伤心独有李龟年。

(0)

答迮隐愚

我合称狂士,君犹见古风。

文章蔬笋外,肝胆笑谈中。

放眼乾坤大,潜身耕读同。

休辜杏花约,春雨一镫红。

(0)

辛未九日偕同人登城感怀

云晴天宇净,墟里上炊烟。

落日千山暮,秋心一雁先。

孤城连朔漠,野水自澄鲜。

愁对霜华冷,黄花著意妍。

(0)

淮阴道中咏芦花和韵·其一

会忆西溪秋雪铺,冷风苇岸怅羁孤。

遥看旅雁过仍宿,近讶閒鸥堕忽无。

鹢首和云飞作絮,龙眠带月写成图。

高歌独立苍茫裹,一片光延万顷湖。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