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饮花间百物无,杖头惟挂一葫芦。
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野饮花间百物无,杖头惟挂一葫芦。
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在一个春日的郊外游历中,享受着自然之美,同时也享用了友人刘监仓家的煎米粉作的饼子和潘邠老家的逡巡酒。这一切都是在与朋友欢聚的轻松氛围中进行的。
诗中的“野饮花间百物无,杖头惟挂一葫芦”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之中享受美食的场景,那根葫芦可能是装酒的容器,挂在手杖上,显示出一种游子的随性与自在。接下来的“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期待和享受,他已经品尝了潘家的酒,并且认为刘监仓家的米粉作的饼子非常香醇。
整首诗通过对饮食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对于自然、友谊和美食的深厚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苏轼个人的豁达与幽默,他喜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创作诗词,与朋友们共享生活的乐趣。
万木寒痴冻不苏,六花争巧出枯株。
天将平地开银阙,人似清冰在玉壶。
未见齧毡持汉节,徒闻穿履待公车。
月边恐有瑶台路,拟欲凌空谒帝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