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山·其一》
《画山·其一》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几年密与画山邻,今日归航驻水滨。

天亦有心酬我愿,敛云收雾日光新。

(0)
鉴赏

这首诗《画山(其一)》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画山相依相伴多年后,终于乘船归来,在水边停泊时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愿望实现的喜悦。

首句“几年密与画山邻”,以“几年”点明时间跨度,强调了诗人与画山之间长久的亲近关系,仿佛画中的山峦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与之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接着,“密与”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画山之间的亲密无间,如同邻居一般,日常生活中难以分割。

第二句“今日归航驻水滨”,转折至现实,描述了诗人今日乘船归来的情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或外出之后,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水边,停靠在岸边。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归家的喜悦,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天亦有心酬我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在诗人看来,上天似乎也理解并满足了他的愿望,用云散雾开、阳光重现的方式,为他的归来增添了一抹特别的光彩。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感悟和对宇宙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最后一句“敛云收雾日光新”,是对前一句情感的深化。云消雾散,阳光重新照耀大地,不仅让景色焕然一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希望。这一景象不仅美化了自然风光,也寓意着诗人愿望的实现,以及对未来充满光明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生活点滴幸福的深切感受。邹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深邃而微妙的联系。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茂洪奉亲携妾迁新馆戏赠

巷居南北喜相依,不患逢秋得句稀。

采撷正当黄菊早,登临宁叹白云飞。

奉觞寿主欢宜洽,剪发邀宾志莫违。

从此维摩方丈室,散花香满老莱衣。

(0)

叔祖阁学生朝以丹砂铸酒杯为寿

真人玉练超尘质,尚假金盐煮坚石。

要知草伏砂最难,护气延年本仙术。

神炉秘炭呼祝融,日月出没奔朱龙。

至今受化感灵药,异宝具体专奇功。

铸杯献公酌沆瀣,雕盘枣实如瓜大。

飞琼鼓簧双成笙,醉色渥丹天所爱。

东风吹万才两旬,诞序更数三千春。

丹砂为金金生沙,坐阅东海扬车尘。

全才备德难具陈,紫枢黄阁旋洪钧。

愿从宏芘托此身,举杯论文日相亲。

(0)

梦觉·其二

二十年前事,浑如梦觉时。

漫行荒路径,难认旧亭基。

尚记因逃暑,曾来学赋诗。

如今无可好,植杖欲耘耔。

(0)

奉寄淮西总领张少卿并呈建康留守章侍郎二首·其二

别来秋易过,幽桂两番开。

去岁人同赏,今宵梦自回。

飞云遥楚岫,斜照直秦淮。

地念曾游处,春行或许陪。

(0)

自叹

居士年来更觉痴,竹梢云过望移时。

晓窗倦栉犹思梦,夜榻忘眠尚改诗。

匹马未能随李广,一丘端欲效元规。

客谈休讶无心对,贪看蜘蛛结网丝。

(0)

次韵谭德春见寄

端的公宜语个中,对山萦碧照清冬。

鹤毛雨渍苔钱古,蚁穴风堆橡斗重。

已乏尖新陪世话,断无阔匾拆书封。

一轩煨芋方题榜,时过松扉慰我慵。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