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翎毛画·其三》
《题翎毛画·其三》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平田漠漠雨晴时,每报农家布谷迟。

性拙自甘丛薄下,从教别鸟立高枝。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通过布谷鸟的形象,展现了自然与农耕生活的和谐共存,以及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平田漠漠雨晴时”,描绘了雨后初晴,广阔的田野上一片湿润、朦胧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示了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为后续内容埋下了伏笔。

次句“每报农家布谷迟”,则以布谷鸟作为切入点,形象地表达了布谷鸟在农忙季节的重要性。布谷鸟的叫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提醒也是期待,预示着播种的季节即将到来,需要及时准备农具和种子,进行春播。这里的“迟”字,既是对布谷鸟叫声的描述,也暗含了对农事时间紧迫的感慨。

接下来,“性拙自甘丛薄下”,通过布谷鸟的习性来比喻,展现了其不求高飞,甘于平凡的生活态度。布谷鸟栖息于低矮的灌木丛中,不追求高枝上的繁华,而是选择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布谷鸟的赞美,也是对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的颂扬。

最后一句“从教别鸟立高枝”,则以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布谷鸟的与众不同。它不羡慕那些能够站在高枝上的其他鸟类,而是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句话寓意深刻,鼓励人们在追求成功与名利的同时,也不忘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布谷鸟这一形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生活、人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和谐、淡泊、真实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赠管舍人御赐烛笔等物六首时丙戌新正二日王孝廉邸舍即席赋·其三墨

淡墨曾携写御笺,龙函今荷赐来鲜。

客卿敢问中山事,点点璇霄绛露偏。

(0)

送万仁甫都谏参政山东·其一

玉节朱衣下九重,陛辞春散景阳钟。

东方骑拥星为使,四岳官同岱是宗。

行部风云回缥缈,放衙薇月伴从容。

保釐可道无难事,十载天书对御封。

(0)

赠李参军兄弟自凤阳弃官归四明

挂冠何日返荆扉,携手云林世所稀。

家在淮南搴桂去,身同贺监乞湖归。

池塘梦是王孙草,荷芰裁为隐士衣。

多少五陵裘马客,秋风閒却钓鱼矶。

(0)

湖心亭坐月

湖心亭子里,客到月初来。

杨柳秋先落,芙蓉夜倒开。

醉疑凌袜去,梦想弄珠回。

渺渺波千顷,临流诗可裁。

(0)

观稻

仲夏山中来,山田才插秧。

今来凉风至,稻苗舒且长。

借问田间叟,岁倘在金穰。

田叟前致辞,皇天德难量。

自从东作齐,不悭水与浆。

车床卧东壁,车斗閒前场。

稂莠既已除,螟蟊亦潜藏。

瀰瀰平畴绿,郁郁遥相望。

再过八九日,午风稻花香。

消长理庶有,救此连岁荒。

感君殷勤问,为君竭中肠。

不愁无佳谷,数口亮不妨。

但恐刈未了,催租吏下乡。

(0)

送陈稚登游南雍·其三

石头城下大江回,陵庙春深紫气来。

彩笔动摇云五色,两都新赋待君裁。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