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所茅堂虽自低,征夫书剑聊相携。
团团日转三龙树,翼翼云屯八武溪。
市远不妨谭客过,林高无碍野莺啼。
腐儒汗马曾何有,起舞犹堪听晓鸡。
旧所茅堂虽自低,征夫书剑聊相携。
团团日转三龙树,翼翼云屯八武溪。
市远不妨谭客过,林高无碍野莺啼。
腐儒汗马曾何有,起舞犹堪听晓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久居武缘,借住于废弃的千户所屋,后命士兵清理废墟,建造新居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联“旧所茅堂虽自低,征夫书剑聊相携”,描述了诗人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虽然条件艰苦,但仍有征夫和书剑相伴,生活并不孤单。这里既有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也有对朋友陪伴的感激。
颔联“团团日转三龙树,翼翼云屯八武溪”,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日升月落、云聚云散的自然景象,三龙树和八武溪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美丽,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颈联“市远不妨谭客过,林高无碍野莺啼”,表达了即使远离城市喧嚣,也能接待客人,享受大自然的声音,如莺啼般清脆悦耳,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尾联“腐儒汗马曾何有,起舞犹堪听晓鸡”,诗人自谦为腐儒,虽未有汗马功劳,但依然能起舞欢庆,听到晨鸡报晓,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简单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岂有头与角,可以模形容。
贾氏三虎,伟节最怒。岂有毛与皮,可以析毫缕。
古人画马非画马,借此绘写英雄姿。
东方角龙西奎虎,天有之人亦有之。
善书画意不画像,妙在托兴如声诗。
点睛飞去果有许,烈裔顾凯亦未奇。
卧龙未飞,睡虎不吼。
一飞鳞虫附之皆上升,一吼百兽闻之悉窜走。
人见此图指点爪牙然不然,我得此图屈伸语默观圣贤。
晋七贤欤,唐八仙欤。胸吞万古,气高九天。
粪土轩冕,膏肓林泉。
造性命之阃奥,眇文章之蹄筌。
见李耳于树下,参伏羲于画前。
爰养素于黄庭,亦存神于丹田。
既万累之尽扫,惟一真之独全。
生涯无他,糟丘酒船。画史游戏,醉态蹁跹。
或相舁扶,或相攀牵。或袒而舞,或跣而眠。
堂堂八尺,如颓玉山。烱烱一寸,如珠在渊。
老夫一笑知其然,非愚非痴非狂颠。
忆昨与君同榻时,奇温叠重狨豹皮。
醉卧呕吐污茵帐,君不诮责予不知。
一从建康出城去,七里八冈泥涉路。
一步一滑不可度,始复思君寝处处。
幸有笋舆犹得乘,其实不胜其战兢。
句容破店无卧榻,一夜打坐如禅僧。
老顽穷健耐辛苦,地角天涯迷处所。
客中知我何如人,店妪无赖肆讥侮。
蹉跎六十二年身,明日又见新年春。
祇应独坐思乡客,犹胜孤征失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