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二呈辛隆兴》
《水调歌头·其二呈辛隆兴》全文
宋 / 杨炎正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杖屦觅春色,行遍大江西。

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

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

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

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待公归。

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炎正的《水调歌头(其二)呈辛隆兴》。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大江西岸游历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太平盛世的赞颂。

"杖屦觅春色,行遍大江西。" 这两句开篇便以诗人寻春之旅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和探求。诗人的步履涉足在辽阔的大江西岸,感受着春意盎然的气息。

"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在游历中对自然界的亲近与询问,但似乎连花和柳也无法表达出内心的喜悦,感慨万千却难以言说。

"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诗人在这里指出了通常所说的战乱之地——七州三垒,在这春天竟然和煦安宁,享受着适宜的风调雨顺,这正是太平盛世的写照。

接下来的几句:"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 描述了诗人在这美好春天里的悠然自得,晚上乘着明月回归,夜里垂钓捕鱼的闲情逸致,同时也表达了对书卷和诗篇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澄清与高洁。最后一句则是对自己兴趣深广、领悟风雅之美、享受春天美好的肯定。

"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待公归。"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担忧,梅花已经开放,春意渐浓,但同时也传来了外界的信息,提醒自己要回到现实中去。而"金鼎待公归"则是期待着友人的归来,可能是诗人对辛隆兴的一种期盼。

最后两句:"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诗人在这里回望历史上著名的滕王阁,却只见落霞飘逸,感慨万千,这或许是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某种情感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太平盛世中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
杨炎正

杨炎正
朝代:宋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生辰:1145—?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猜你喜欢

风流子.同六禾北郭探梅,漫书所见

携手竹篱茅舍。蓦地玉梅妆榭。

矜素靥,酌流霞,一笑好春无价。嘶马。归也。

惊了画罗裙衩。

(0)

菩萨蛮·其一

兰膏欲烬壶冰裂。褰帷瞥见玲珑雪。无奈夜深时。

含娇故起辞。徐将环佩整,相并瓶花影。

敛黛镜光寒。钗头玉凤单。

(0)

祝英台近.岁晚掩关,闻塘西有戍垒

结鸥邻,寻酒伴,尘事记来少。

门系渔船,刚道草堂好。

野桥几树官梅,角声归马,暗惊断、绿情红调。

旧行到。梦廊无主风花,亲人在鱼鸟。

灯火邻家,年语待莺报。

那回拚忍清寒,清寒休诉,漫吹入、边愁如草。

(0)

菩萨蛮·其四

铜鞮歌断江烟白。神弦醉舞湘灵泣。惟有故乡音。

高楼伤客心。春风三十度。歌管春声聚。

烟月过花期。惜君金缕衣。

(0)

浣溪沙·其三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不预此游盖五年矣

烟夕凉波起白蘋,蔫红落粉尽歌尘,依稀山黛可怜颦。

一舸谁寻虾菜路,千丝空羡鲙残鳞,无多秋事属閒人。

(0)

浣溪纱·其二乙未山塘寒食

斗草阑干晚棹移,好风香出画罗衣,隔花临水见腰肢。

病枕久虚胡蝶梦,歌楼犹唱鹧鸪词,疏狂多误少年时。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