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斗岁华,玉堤堆锦又蒸霞。
春来秋去深宫里,惟有菖蒲不作花。
万紫千红斗岁华,玉堤堆锦又蒸霞。
春来秋去深宫里,惟有菖蒲不作花。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内四季更迭的景象,以菖蒲的不凋之态,映衬出宫中生活的寂寞与永恒。首句“万紫千红斗岁华”以繁花似锦、色彩斑斓的景象开篇,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盛景。接着,“玉堤堆锦又蒸霞”一句,将视觉焦点转向了宫廷的建筑与环境,以“玉堤”象征宫廷的高贵与庄严,而“堆锦”和“蒸霞”则分别描绘了宫殿内外的装饰与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既精致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然而,诗的后两句“春来秋去深宫里,惟有菖蒲不作花”则转而聚焦于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常态。在四季更迭的循环中,宫廷内的生活似乎与外界的自然变化脱节,显得格外静默与孤独。菖蒲作为植物界的常青之物,在这深宫之中,以其不变的姿态,成为了时间流逝的见证者,也暗示着宫中人物内心的不变与坚守。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深化了对宫廷生活本质的思考,即在繁华与寂寞并存的世界中,生命的意义或许在于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独特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思。
冰蚕续丝犀琢轸,欲奏南薰终不近。
水心归宴白玉楼,一代词华为渠尽。
有客触热来相过,手挈朗月披烟萝。
笔阵森森万马肃,夜雪未搅千群鹅。
游鞭戏镝偶独出,见者惊降什六七。
掊摘世故穷高深,钩揣物情悬得失。
子云老去方草玄,雕虫往往羞少年。
水心不学骈俪语,评麻品制空现前。
子今古文自星斗,笑杀时流牛马走。
人间百短见一长,留此一短无何乡。
古镇更为县,封疆半是山。
赋繁官吏窘,土瘠稻粱悭。
流水心何急,高山意自闲。
春风细吹拂,桃李满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