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堂春.小春》
《画堂春.小春》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画堂春

不寒不暖好年光,依然人在江乡。

春人偷嫁与冬郎,便小何妨。

记得年时岭外,梅妃犹未胜妆。

如今花满纸糊房,红紫成行。

(0)
鉴赏

这首《画堂春·小春》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温暖宜人的小春时节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不寒不暖好年光”,开篇即点明了时节的美好,既非严冬的寒冷,也非酷暑的炎热,正是适宜的气候,让人感到舒适愉悦。“依然人在江乡”,则透露出词人对身处江边乡野的感慨,或许是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或是对当前环境的满足,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春人偷嫁与冬郎,便小何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比作女子,偷偷地嫁给了冬天,这种奇特的想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表达了词人对季节变换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浪漫化解读。同时,“便小何妨”一句,似乎在说,即使春天与冬天的结合显得有些不合常规,但这样的美好也不应被否定。

“记得年时岭外,梅妃犹未胜妆。”这一句回忆起过去,在遥远的岭南之地,梅花的美丽甚至超过了精心打扮的妃子,强调了自然之美超越人工雕琢的魅力。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观,也体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如今花满纸糊房,红紫成行。”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了现实,描绘了如今室内花满,红花与紫花排列成行的场景。这不仅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也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通过这样的描写,词人不仅呈现了小春时节的美丽景色,更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之情。

综上所述,《画堂春·小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小春时节,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热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赠玉隆宗侯游鹅湖诸胜及访翁明府

轻风寒浦觉泠然,客子飘飘向洞天。

到处名山堪眺咏,但逢香刹可参禅。

王乔清署通仙籍,陆羽遗林访茗泉。

自是探奇情不浅,定携宝箓落云烟。

(0)

北上留别碧江诸子

几年杯酒竹林欢,孤剑携来客路寒。

万里雄风吹碧水,一时群从望长安。

弃繻敢拟功名易,献赋焉知际会难。

到日逢人燕市醉,可胜飞梦过梅关。

(0)

游飞来寺

扳萝蹑蹬入苍烟,画里风光看不全。

寺说飞来还似幻,景当逢处都疑仙。

悬崖岚锁欲无地,古洞云归别有天。

雨带溪声留客住,一杯清对定心泉。

(0)

迎送阮抚两至白沙村

冲寒两度到柴门,三五儿童坐竹根。

门外垂杨堪系马,田边比屋自成村。

篱笆不碍闲云入,樵侣时同野鹤浑。

却笑去来车马客,他乡逐逐过朝昏。

(0)

赴任哭四兄

昔年之楚与兄同,今日犹如幻影中。

东嘴池塘空梦草,西头花木冷芳丛。

不堪原上鸣孤鹡,况复天涯逐远鸿。

犹子依依那忍别,临歧挥泪泣无穷。

(0)

和晚眺·其二

谷口远尘俗,王孙草色萋。

何人为贳酒,携侣共听鹂。

红日依山近,白云渡涧低。

前村轰牧笛,归路树边迷。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