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城怨诗》
《登城怨诗》全文
南北朝 / 范云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楚妃歌修竹,汉女奏幽兰。

独以闺中笑,岂知城上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chéngyuànshī
nánběicháo / fànyún

chǔfēixiūzhú

hànzòuyōuyǎnglán

guīzhōngxiào

zhīchéngshànghán

鉴赏

这首古诗名为《登城怨》,出自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范云之手。全诗仅四句,却蕴含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楚妃歌修竹,汉女奏幽兰。”

这一联以轻巧细腻的手法,勾勒出两位古代女性的形象。楚妃与汉女各自在其闺房中,一个弹奏着筝曲,一个则悠然歌唱。这里的“修竹”与“幽兰”,不仅描绘了她们身边的自然环境,更暗示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独以闺中笑,岂知城上寒。”

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室内女性的温馨笑容与城头的严寒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闺中”象征着女性的私密空间和她内心世界的温暖;而“城上寒”则是外在环境的冷酷与孤独。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忧虑,更透露了一种深切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室内女性的安详与城头战争的凛冽,抒发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的无奈与哀愁。这种内外对照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让读者在欣赏美好生活的同时,感受到时代背景下的沉重压力。

作者介绍
范云

范云
朝代:南北朝   字:彦龙   籍贯: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   生辰:451~503年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
猜你喜欢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钟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馀。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顾稚子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馀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0)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

依稀日夜笙,声入寒泉泻。

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

(0)

代书寄鸭脚子于都下亲友

予指老无力,不能苦多书。

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

京都多豪英,往往在石渠。

作书不可周,寄声亦已疏。

后园植佳果,远赠当鲤鱼。

中虽无尺素,加餐意何如。

(0)

淮上杂诗六首·其六

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

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

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

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0)

袁大监挽词三首·其三

不向斗牛望,已闻风雨哀。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0)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吴客归从楚,霜华著马蹄。

倦童持弊橐,呼艇过寒溪。

索寞区中饭,依稀日午鸡。

张仪犹舌在,不必愧于妻。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