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然者愚蒙,任性时能通。
是非竟多岐,吾以反吾躬。
心在万物外,身在万物中。
对景思不起,流形意融融。
持此谢宇宙,贤人或可同。
沌然者愚蒙,任性时能通。
是非竟多岐,吾以反吾躬。
心在万物外,身在万物中。
对景思不起,流形意融融。
持此谢宇宙,贤人或可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感兴十七首》中的第八首,通过“沌然者愚蒙,任性时能通”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人们在混沌无知的状态下,往往能够顺应本性,达到一种心灵的通透。然而,在面对是非时,人们往往会陷入歧途,因此诗人提出以自我反省作为应对之道,“吾以反吾躬”。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自由与外在世界的交融:“心在万物外,身在万物中”,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心灵状态,同时又不脱离现实,保持着与世界的联系。诗人通过“对景思不起,流形意融融”来表达在这种状态下,心灵与外界景物和谐共存,情感与景象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脱而又和谐的境界。
最后,“持此谢宇宙,贤人或可同”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这种超越世俗的领悟,向整个宇宙表达敬意,并期待与那些同样拥有深邃智慧的贤人共享这份感悟。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独特见解。
秋村蝉急槐欲黄,家家刈稻早登场。
白首下帷谁者子,田无二顷搜枯肠。
大儿织屦腰力伤,次儿佐织眼茫茫。
更怜黄口哺糜汤,颠倒学步号新娘。
街头沽酒酒价贵,年年种瓜遭亢旸。
天盖远,地盖长。䲭昼见,龙壑藏。
人生不用多叹恨,且把丝竿钓晚江。
日来五百里,书生偃乘传。
揽物襟宇开,盘餐累州县。
兹返只一舠,东流水如箭。
晨兴芦渚炊,昏泊柁楼膳。
往见鼍衣曝,亦惊鱼鬣扇。
柴门都水际,槐柳开茅院。
荆楚重岁时,大堤耀钗钏。
回首郢中雪,巳成岩际电。
薄言就夙好,旧垒志归燕。
无喟行役劳,空江数云片。
侧足登长坂,凉风吹欲暮。
清旷碧天陲,英蕤丹叶树。
叹息人行迈,萧萧越川路。
荏苒节序移,一别难复晤。
欲托雁南翔,凄结不堪诉。
搔首再踌躇,自失沈吟故。
不信兰改香,谁云桂受蠹。
良会渺难期,江月明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