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风烟暗,桃花自不迷。
壶觞怜小阮,时向竹林携。
隔浦风烟暗,桃花自不迷。
壶觞怜小阮,时向竹林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隔浦风烟暗",诗人以远处江边的雾气和朦胧的景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离的氛围。"桃花自不迷",则借桃花的独立开放,暗示了友人的心境高洁,不被世俗所迷惑。
"壶觞怜小阮",诗人以阮籍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和理解,他们如同阮籍那样喜好饮酒,享受竹林之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时向竹林携",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常在竹林中相伴,共享清雅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清香奇色匝芳洲,只得公馀一见休。
道是好花堪谑问,几时曾上美人头。
牡丹经雨发香芽,满地新红因饿鸦。
利嘴可能伤国艳,只教春色入凡花。
穷品偶真叟,授我一卷书。
深林值幽人,遗我斧与锄。
斧锄亦奚为,教养材与蔬。
荒秽必须剪,使之蔼自如。
授书欲胡为,教尔心与躯。
学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馀。
此意有嘉训,佩之未始除。
如何悠悠人,自谬欲是渠。
相习成薄俗,鲜德怀籧篨。
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