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散策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开篇“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勾勒出一幅简洁而深远的山水画卷,山川不需华丽装饰,本身就具有一种静谧之美。
接着“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尘世的告别。这里的“尘外”二字,更显得诗人的心境已超越凡俗,达到了一种出世的宁静。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则写出了诗人在攀爬高山时对人类力量有限的感慨,以及那种因劳而休的自然之情。这里流露出一种对生命脆弱的理解和对自然力的敬畏。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则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下方景致,一种高远与广阔尽收眼底,体现了诗人的胸怀与境界。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这一句,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是在暗示诗人已达到了某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层次,而“龙虎为斩薙”则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比喻。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这里的“马驹”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那份犹豫不决,但“岂堕山鬼计”则又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表达,似乎在说,这些犹豫都是由山间的鬼灵所引。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此句中,“夜垣”可能是指夜晚的围墙或界限,而“非助我”则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情怀。这里的“谬敬欲其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往的敬意,同时也希望那些不必要的东西能够过去。
最后,“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则是诗人在告别世俗之后,对后人的嘱咐或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里的“戏留一转语”给人一种轻松自如的情感,而“千载起攘袂”则是在表达这种精神遗产能够传承千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高远情怀。
王事云靡盬,贞臣敢求去。
愧彼尸位流,庶几践高趣。
车马盈东门,鸿鹄已骞举。
吾思二疏心,岂厌太子傅。
华毂而朱轮,赭衣满道路。
公卿若小吏,要领那得顾。
国体贵善全,没齿获令誉。
权势相倾轧,旁观代深虑。
牵犬入上蔡,惜未识时务。
白帢以临刑,悲哉负儒素。
钟鸣漏尽时,下士竟弗悟。
知几其如神,危事岂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