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节物老堪惊,病怯诸邻爆竹声。
梨栗异时乡国梦,琴书此夕故人情。
眼看历日悲存殁,泪溅屠苏忆弟兄。
白发明朝四十七,又随春草一番生。
殊方节物老堪惊,病怯诸邻爆竹声。
梨栗异时乡国梦,琴书此夕故人情。
眼看历日悲存殁,泪溅屠苏忆弟兄。
白发明朝四十七,又随春草一番生。
这首诗《除夜》由金代诗人郦权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年岁增长、人事变迁的深切体会。
首联“殊方节物老堪惊,病怯诸邻爆竹声”,开篇即以“殊方”点明身处异乡,节令更替之际,岁月的流逝让诗人感到惊悸。而“病怯诸邻爆竹声”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对周围热闹景象的畏惧,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脆弱感。
颔联“梨栗异时乡国梦,琴书此夕故人情”,诗人将记忆中的家乡美食梨栗与眼前的异乡生活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同时,“琴书此夕故人情”一句,借琴书寄托了对旧友的思念之情,凸显了人在异乡时对情感联系的渴望。
颈联“眼看历日悲存殁,泪溅屠苏忆弟兄”,诗人直面时间的无情,看着日历上一年年的更迭,既为自己的存在感到欣慰,也为那些已逝去的生命感到哀伤。在除夕之夜,诗人饮屠苏酒时,不禁回忆起与兄弟们的欢乐时光,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尾联“白发明朝四十七,又随春草一番生”,诗人感叹自己又将迎来一个生日,而头发已斑白,岁月不待人。这一句不仅写出了生理上的衰老,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又随春草一番生”结束,寓意着尽管生命有限,但自然界总能以新生之姿迎接每一个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与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故乡、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来擢督抚,德才量并重。
以此下僚中,百不一二中。
自知县起者,臻斯必超众。
晋也实其人,故悉下情洞。
更兼习河务,要任久倚用。
乃以治河决,来豫屡稽功。
愤懑因致疾,不起诚堪痛。
历历怀旧臣,中外资经综。
而予未歇肩,吁后期与共。
浙江东岸,是越王勾践,旧时封国。
尝胆卧薪成底事,惟有荒台凝碧。
万壑争流,千岩竞秀,宛宛无今昔。
兔葵燕麦,中间多少遗迹。
遥想东晋风流,兰亭停禊,空自留残墨。
何用登临伤往事,堪叹鬓须垂白。
且觅扁舟,贺家湖上,载酒寻春色。
季真归后,四明还有狂客。
走马归来,西陵下、斜阳满树。
回首处、酒垆犹在,河山非故。
久客不知家远近,重来却怪人惊顾。
听啼鹃、也道不如归,归何处。草玄阁,兰台署;
扬州梦,秦淮渡。走人间未遍,苍凉日暮。
惆怅辽东丁令鹤,当年华表谁为主。
但相逢、莫负故人心,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