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二八少年时,羞向人前舞柘枝。
而今要嫁便改嫁,谁管傍人说是非。
老婆二八少年时,羞向人前舞柘枝。
而今要嫁便改嫁,谁管傍人说是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从青春年少时期的羞涩到成年后对待婚姻态度的变化。"老婆二八少年时",以"二八"代指女子十六岁的年纪,那时她还是个含苞待放的少女,对于舞蹈(柘枝舞)都感到害羞,不愿在人前展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她的观念发生了转变,"而今要嫁便改嫁",表现出对婚姻自主权的追求,不再受传统束缚,即使旁人议论纷纷,她也决定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谁管傍人说是非"。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女性在社会变迁和个人成长中的独立意识觉醒,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人性洞察。释慧远作为宋代僧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反映出他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和对女性解放的思考,体现了禅宗文化中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顺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平生爱诵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西溪先生刘夫子,个是国士天下士。
家庭孝友春里风,义气高寒秋后水。
艮斋荐书叫九关,重华表闾上半天。
人冤有德却无位,天报芝兰满阶砌。
诸孙个个九凤雏,此郎轩轩千里驹。
槐花再登乡老书,桃花一跳化龙鱼。
堂上双亲黑头在,日唤子孙倚门待。
绿衣归上千岁觞,还我西溪读书债。
我亦闲来散病身,游人不用避车尘。
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
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
吴亡越霸今安在,台下年年花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