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史。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史。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外地做小官的凄凉生活和内心的感慨。"面瘦头斑四十四"一句,直接点出诗人的年纪和身体状况,表明他已经不再年轻,身体也有所衰败,但仍然被朝廷发配到远方做小官。
"逢时弃置从不才"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卑,他觉得自己没有才能,因此遭受时势的抛弃和不公待遇。"未老衰羸为何事"则是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困惑和不解,为什么还未到老年就已经显得疲惫不堪。
接下来的两句"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悲凉情绪。"火烧寒涧"可能是对自己遭遇的比喻,表达一种被毁灭的感觉;而"霜降春林花委地"则形象地展示了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凋零的情景。
最后两句"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困惑,他感到自己的荣枯完全受制于时代的变迁,而不是由个人能力所决定,这种感觉让他质疑是否真有天意在背后主宰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表现了古代士人遭遇贬官、流放时的悲凉心态,以及他们对于命运和时代力量无力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