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秋声轩为李叔端赋》
《听秋声轩为李叔端赋》全文
元 / 梁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绣衣公子李贤良,爱听秋声山水房。

半夜天风林欲雨,一庭白月户明霜。

书看卷里蝇头字,灯吐窗间萤爝光。

想惜流年慕勋业,宁无词赋似欧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李贤良的公子在听秋声轩中聆听自然之音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秋意的深沉,以及主人公对时光流逝和功业的思考。

首联“绣衣公子李贤良,爱听秋声山水房”点明了人物身份与喜好,绣衣公子形象生动,喜爱在山水之间倾听秋声,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氛围。

颔联“半夜天风林欲雨,一庭白月户明霜”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天风轻拂,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夜,庭院中洒满银白的月光,窗户上凝结着霜花,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意境。

颈联“书看卷里蝇头字,灯吐窗间萤爝光”转而描写李贤良在夜晚读书的情景,书页上的小字如同苍蝇般细小,灯光透过窗户,仿佛萤火虫的光芒,既表现了阅读的专注,也暗示了知识的微小与珍贵。

尾联“想惜流年慕勋业,宁无词赋似欧阳”表达了李贤良对时间的珍惜与对功业的向往,同时以欧阳修自比,显示出他不仅热爱文学,还怀揣着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梦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李贤良在夜晚听秋声、读书、思考人生与未来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梁寅

梁寅
朝代:元   字:孟敬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生辰:1303——1389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猜你喜欢

奉新署中赠冯调冶且以为别·其三

名区分豫汭,小郭度西山。

净几云霞入,疏帘岁月閒。

震邻初帖息,挽道颇间关。

为报神君在,苍生合解颜。

(0)

自五羊至河源得二十绝句·其七

围山周匝倚高墩,多少经营近水村。

世乱深居寻不得,那知山顶是桃源。

(0)

客居五咏·其一竹

屋后藏深竹,情知欲避人。

钓鱼向东海,难折一竿春。

(0)

中洲草堂新成

去国徒为尔,为家今在兹。

门庭环牡蛎,花竹閒蹲鸱。

皓月尊前汎,青山牖内窥。

五株彭泽柳,四海习家池。

云物非怀土,乾坤有立锥。

祇应与亲串,晨夕重心期。

(0)

赠梅子初

梅生客住吴门久,枫叶霜吹鹤发稀。

隔岭月高长自照,离乡人见即如归。

故园果熟开书赏,废苑花深扫榻依。

为取山编藏好在,待予相伴隐灵威。

(0)

寄板桥黎方回务光

板桥霜色带芳篱,四海才名怅昔时。

流水竟孤琴一曲,临风长见玉双枝。

藏书曝日恩犹在,裹革终天泪总垂。

国士只今惭马队,凌江不用奋长离。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