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轮,乃知读文字。
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壮马脱衔放平陆,步骤风雨百夫靡。
美人婉娩守闲独,不出庭户修容止。
女能嫣然笑倾国,马能一蹴致千里。
优柔自好勇自强,各自胜绝无彼此。
谁言王摩诘,乃过吴道子。
试谓道子来,置女所挟从软美。
道子掉头不肯应,刚杰我已足自恃。
雄奔不失驰,精妙实无比。
老僧寂灭生虑微,侍女闲洁非复婢。
丁宁勿相违,幸使二子齿。
二子遗迹今岂多,岐阳可贵能独备。
但使古壁常坚完,尘土虽积光艳长不毁。
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轮,乃知读文字。
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壮马脱衔放平陆,步骤风雨百夫靡。
美人婉娩守闲独,不出庭户修容止。
女能嫣然笑倾国,马能一蹴致千里。
优柔自好勇自强,各自胜绝无彼此。
谁言王摩诘,乃过吴道子。
试谓道子来,置女所挟从软美。
道子掉头不肯应,刚杰我已足自恃。
雄奔不失驰,精妙实无比。
老僧寂灭生虑微,侍女闲洁非复婢。
丁宁勿相违,幸使二子齿。
二子遗迹今岂多,岐阳可贵能独备。
但使古壁常坚完,尘土虽积光艳长不毁。
这首诗是宋代苏辙对王维《吴道子画》的评析与赞许。诗人首先指出,世间万物皆遵循同一道理,即使是工匠如扁鹊擅长造车,也能从文字中领悟智慧。他强调自己虽然不是绘画大师,但也理解画作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马的勇猛与美女的娴静对比,说明艺术中的勇与柔各有其美,不分高下。
苏辙将王维与吴道子进行比较,认为王维的画作虽不如吴道子的技艺精湛,但其作品情感深沉,意境独特,犹如雄马疾驰而不失风度,精妙之处无人能及。他还提到,即使在僧人和侍女的形象中,也能感受到各自的宁静与洁净,而非单纯的奴仆角色。
最后,诗人感慨吴道子的画作虽流传不多,但凤翔八观中的遗迹却弥足珍贵,只要古迹得以保存,其光彩便永不磨灭。整首诗以对画作的欣赏和对艺术家个性的赞赏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见解。
南州春又到。向腊尽冬残,冰姑先报。芳心爱春早。
露生香馥馥,靓妆皎皎。诗人最巧。
道竹外、斜枝更好。
旋移根引水,浇培松竹,凑成三妙。回首。
当年客里,荆棘途中,幸陪欢笑。闲愁似扫。
记风雪、关山道。
待飘花结子,和羹煮酒,还我山居送老。
那青红、浪蕊浮花,尽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