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泽一飞鸟,千帆接素秋。
暮烟沉夕丽,知是百花洲。
笠泽一飞鸟,千帆接素秋。
暮烟沉夕丽,知是百花洲。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口远眺时的壮丽景色,充满了浓厚的自然诗意与深邃的情感。诗人以“笠泽一飞鸟,千帆接素秋”开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辽阔的湖面景象,一只飞鸟在空中翱翔,千艘船只在碧蓝的秋水之上穿梭,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人类活动的繁忙。
接着,“暮烟沉夕丽”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黄昏时分的景色,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形成一片绚烂的晚霞,与远处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沉”字用得恰到好处,既描绘了夕阳逐渐下落的情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即将结束的意味。
最后,“知是百花洲”一句,诗人通过一个具体的地点名称,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丽的岛屿,让人联想到百花盛开、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花香四溢、色彩斑斓的洲岛之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湖口远眺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稽首一切智,圆通十方慧。
无上两足尊,法体含三世。
归命万德师,与慈启大悲。
溥度恒沙乐,愿力难恩□。
解空无比量,世出世间上。
了义修多罗,圆明真实相。
慧命久住持,阿僧历劫祗。
如今言下会,碎体报难齐。
我欲穷真法,法则非非法。
虽法非正固,要会无法法。
随文偈赞之,标宗立妙机。
通方闻便喜,声闻应皱眉。
红露穿碧海,是汝心非采。
不是风幡动,如如无变改。
白日绕须弥,只今是阿谁。
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般若真微妙,无相为宗要。
无住元为体,十方皆昭耀。
研穷理趣长,堆卷积山冈。
言言不及,一口吸西江。
方言称智慧,真人本无位。
出入面门间,参方还了利。
喻法比金刚,万邪岂可当。
不坏超今古,日久共行藏。
彼岸波罗蜜,清光穿白日。
镜中不乱光,虚空无鸟迹。
经文华贯行,破有作法王。
连年心苦念,不悟枉时光。
谁知远烟浪,孤帆一片张。
穿却虚空鼻,不著更参详。
别有好思量,满目足风光。
钓船依旧放,不见谢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