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挽联、内柱用》
《哀挽联、内柱用》全文
清 / 廖厚初   形式: 对联

诗礼忆趋庭,深恩颇效三年报;

音容归地下,痛念应教五内崩。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廖厚初所作的《哀挽联》,通过哀悼之辞,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诗中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生前的恩情与死后的悲痛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诗礼忆趋庭”,开篇即点明逝者生前的德行与身份,以“诗礼”二字,既指其文学修养,也暗含其家族礼仪教养,暗示逝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良好形象。“趋庭”则借用了《论语》中的典故,形容逝者在父亲面前恭敬行走的情景,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深恩颇效三年报”,表达了对逝者深沉的感激之情,以及生者想要以三年之期的孝行来回报这份恩情的决心。这句诗不仅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也蕴含着对逝者品德的赞美和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要求。

“音容归地下”,转而描述逝者已离世,声音与面容只能在记忆中追寻,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地下”一词,既指逝者已逝,也隐含着对逝者灵魂安息之地的想象。

“痛念应教五内崩”,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生者因失去亲人而产生的巨大痛苦,这种痛苦深入骨髓,难以言表。通过“五内崩”这一夸张的描绘,充分展现了哀悼之情的强烈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与礼仪的重视。

作者介绍

廖厚初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落花

花事浑如梦,韶光日暗驰。

残霞烘远树,香雾匝新枝。

小院莺啼后,高楼帘卷时。

将飞犹恋恋,欲落故迟迟。

新涨碧于染,浓阴绿渐滋。

风吹依细草,雨急点芳池。

春色三分尽,秾华一夕衰。

江南有孤客,绕树独吟诗。

(0)

寄怀智珠师

一纸书传万里心,何年仍复听琴音。

平沙旧曲今谁授,多少离怀托苦吟。

兰闺梦不到天涯,南北云山道路赊。

又是中天秋月朗,夜深应更忆京华。

(0)

送外君赴江西金学使幕

目送洪都去,临分最怆神。

夷犹江上棹,珍重客中身。

汲古绠非短,量才尺自均。

芙蓉虽入幕,只恐旅愁新。

(0)

论诗法

人生学渊源,各各有所自。

沆瀣非一气,成功总难企。

我幼本憃愚,况无明师启。

义母爱拳拳,略举诗书旨。

及长学讴今,里言抑何鄙。

两汉与三唐,梦亦不到此。

我后归会稽,主人风雅士。

亲炙获师承,渐解参奥理。

吟红主爱女,夕秀翩翩起。

五载共切磋,我当畏友亲。

昙华萎一朝,慧业竟中止。

闺阁嗟睘睘,独吟殊无俚。

幸荷主恩深,诱掖频予跂。

例将爱女心,教我亦如是。

且我受薰陶,较女尤倍蓰。

小阁上镫初,寒衾梦回里。

有意无意间,剖析微难纪。

真乐两融融,函丈胡能拟。

许我诗学成,为我任劂剞。

我纵钝根钝,识此还遗彼。

辱承训委宛,顽铁亦柔靡。

才知传不传,即定学诗始。

才媛不乏人,著作存有几。

方其侍膝下,尘情澹于水。

红闺趁清閒,倡和偕姊弟。

迨至赋宜家,琑屑筹盐米。

师范日渐疏,旧学日益弛。

即使能自立,初终志永矢。

夫子或拘挛,家门或颠否。

何暇计千秋,飘风扫萚似。

庋阁冷絮吟,湮没伤比比。

谁似我主人,终身遂依倚。

拙著曷足论,附骥腼颜耳。

邈想同心人,情根总不死。

人合固天定,天合亦人俟。

缘生因即生,寸心坚由尔。

我愿广陶镕,问字各欢喜。

安得有情眷,团栾联砚几。

(0)

幻梦杂记·其二

依依奴婢路歧逢,涕泣推扶劝返踪。

此处绝无娘姓氏,休教迟及五更钟。

(0)

春词

西楼残月子规情,几树梨花照水横。

自抱琵琶廊下坐,含愁拨得两三声。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