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歌风台》
《过歌风台》全文
明 / 童轩   形式: 古风

望夷宫中箭如雨,芒砀山前五云起。

沛公提剑走咸阳,百二河山属真主。

乌骓已逝走狗烹,威加四海来故乡。

台前父老奉觞寿,酒酣激烈歌声长。

高皇龙去台应朽,猛士何人四方守。

落日悲风动地来,萧萧但见台前柳。

岂不闻姑苏草长游糜鹿,铜爵年深野狐哭。

唯有陶唐三尺阶,千载人思太平福。

(0)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过歌风台》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以歌颂刘邦(沛公)的功业和其后的变迁。首句“望夷宫中箭如雨,芒砀山前五云起”展现了楚汉战争中的激烈战斗,暗示了刘邦在鸿门宴后的逃亡与崛起。接着,“沛公提剑走咸阳,百二河山属真主”歌颂了刘邦攻入咸阳,成为天下之主的壮举。

“乌骓已逝走狗烹,威加四海来故乡”暗指项羽失败后,刘邦的胜利及其回乡时的荣耀。“台前父老奉觞寿,酒酣激烈歌声长”描绘了当地百姓对新主的敬仰和庆祝,气氛热烈。

然而,诗人也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高皇龙去台应朽,猛士何人四方守”,暗示即使刘邦离去,后继者能否保持江山稳固尚存疑问。最后,“落日悲风动地来,萧萧但见台前柳”以景结情,夕阳西下,风声凄凉,只有台前的柳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借姑苏台的荒凉和铜爵台的野狐哀鸣,寓言王朝衰败,而陶唐盛世的遗迹则象征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作者介绍

童轩
朝代:明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猜你喜欢

寄钱子推是日子推宿山中

病不登山梦到山,也知高兴在松关。

云随社老看碑去,风送邻僧供茗还。

无石似龙还画葛,有崖如玉合书颜。

更烦题我新精舍,脩竹千竿屋数间。

(0)

显公房夜坐

两宿禅房不问禅,夜深无事足高眠。

西山松竹东山月,共作清凉到榻前。

(0)

秋华十咏次如山·其二鸡冠

文装簇簇向晨稠,长送星光过孟陬。

纵是无声报昏晓,也应有色纪春秋。

(0)

月正四日至山中

晓出城门望九峰,风光处处与人逢。

不知雪后春多少,绣岭庭前看种松。

(0)

陆全卿夜过锡代东·其二

回首羊肠谢险途,归来还自旧陈湖。

他年故有寻僧兴,何处青山酒一壶。

(0)

赠郴阳何都宪子元巡抚云南·其二述职方事

疆圉萧条轸帝心,职方使者奉纶音。

西关不杖张骞节,北野真赍郭隗金。

秋水骅骝千里近,春风苜蓿四郊深。

燕云一望连秦树,剩许山川入壮吟。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