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夜晚,诗人在高楼上聆听到远处传来的纺织声响。"江人授衣晚"表明是深秋时节,人们开始忙于制作冬衣,而"十月始闻砧"则指出这是初次听到纺车的声音,这种声音往往伴随着寒冷的气息。
"一夕高楼月"中,“一夕”意味着一个晚上,"高楼"则是诗人所处之地,从这个高度可以望见皎洁的月亮。接着“万里故园心”透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即便身在千里之外,但内心深处依旧牵挂着远方的家园和过去的记忆。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在这里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季节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浓郁的乡愁。
大块气一噫,触物皆有声。
胡为琅玕枝,遇之声更清。
况当秋高时,商音属金行。
万叶脱如剪,昂然挺孤贞。
高人抱幽独,种之周四楹。
时还洗尘耳,宴坐听琮铮。
缓若朱丝弦,疾若衔枚兵。
珊若佩环响,铿若宫县鸣。
听之久不厌,神爽心和平。
隐几得真趣,万虑何所萦。
我欲夜相造,为踏凉月明。
披襟挹天籁,双耳定须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