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长补短三百里,水尽山穷十万洲。
过眼奇峰云已夏,关心暑雨麦方秋。
土风似与邻疆近,余地犹为僻壤留。
同戴一天殊苦乐,村氓曾到县城不。
截长补短三百里,水尽山穷十万洲。
过眼奇峰云已夏,关心暑雨麦方秋。
土风似与邻疆近,余地犹为僻壤留。
同戴一天殊苦乐,村氓曾到县城不。
这首诗描绘了良村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首联“截长补短三百里,水尽山穷十万洲”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良村广阔无垠的地域特色,三百里截长补短,形成连绵不绝的景观,而水尽山穷则描绘出其地形复杂多变,十万洲则强调了水域的辽阔。
颔联“过眼奇峰云已夏,关心暑雨麦方秋”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将季节转换融入其中。奇峰云夏,暗示着夏季的壮观景色;关心暑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麦方秋则点明秋季即将来临,农作物将迎来收获的季节。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四季更迭的自然风光,也暗含了农事活动的节奏。
颈联“土风似与邻疆近,余地犹为僻壤留”揭示了良村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以及自身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土风与邻疆相近,说明了良村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而余地犹为僻壤留,则强调了其相对偏远的位置,但依然保留着独特的地域特色。
尾联“同戴一天殊苦乐,村氓曾到县城不”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良村居民生活的差异。同在一片天空下,却有着不同的苦乐体验,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分化。村氓,指的是乡村的普通百姓,他们是否有机会走出村庄,到达县城,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一联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也是对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良村地理环境、自然景观、人文风俗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