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

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

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

翔禽哀响动林谷,兽鬼踯躅泪迸泉。

庞眉深目彼谁子,绕床弹指性自圆。

隐如寒月堕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

春游古寺拂尘壁,遗像久此霾香烟。

画师不复写名姓,皆云道子口所传。

纵横固已蔑孙、邓,有如巨鳄吞小鲜。

来诗所誇孰与此,安得携挂其旁观。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唐代画家吴道子在开元寺所画佛像的壮观场景,以及对佛教中度化众生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画中的细节描述,如“衣被七宝从双狻”、“柳生两肘乌巢肩”,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对宗教主题的深入诠释。

诗人借用自然景象,如“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来形容画中佛像的神韵与生动,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画中的意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道成一旦空灭、众生漂泊的人间悲凉之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庞眉深目彼谁子,绕床弹指性自圆”可能是对吴道子的赞美,或是对画中人物的描写。随后,“隐如寒月堕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则继续强化了画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最后两句“春游古寺拂尘壁,遗像久此霾香烟”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与敬仰,而“画师不复写名姓,皆云道子口所传”则是对吴道子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佛像的描绘,以及对画家技艺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艺术、宗教以及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镇远舟中

一上孤航喜复潸,䈙溪东下水潺湲。

难禁有漏诸天雨,不断无名两岸山。

夷汉此时方犄角,干戈今日遂生还。

沅江芷草行堪采,遮莫闲花点鬓斑。

(0)

送实父弟归便往嘉定因寄徐女廉龚仲和

风冷夜窗鸣,离愁相对生。

海潮黄歇浦,江岸石头城。

穷遇悲孤调,残秋送独行。

旧欢倾倒日,不减弟兄情。

(0)

寒食

惊心芳草上河桥,雨后推窗见柳条。

厨下从来烟火少,不知寒食是今朝。

(0)

南唐宫词四首·其四

苑门深闭柳千条,银箭听残夜寂寥。

刬下阶羞见影,不知斜月弄芭蕉。

(0)

送丁长孺礼部

夙昔忤时宰,初衣投故园。

孤立逾一纪,不求他人援。

仕路日清夷,除书下丘樊。

时维冬春交,整此北上辕。

临行将何赠,愤激成片言。

天潢无别派,淆乱由楚藩。

九重听弥高,物议徒喧喧。

厥事君所司,竦身为平反。

(0)

真州侯师之席上看梅花

此是还家路,如何不见家。

却从他席上,含泪看梅花。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