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芳草上河桥,雨后推窗见柳条。
厨下从来烟火少,不知寒食是今朝。
惊心芳草上河桥,雨后推窗见柳条。
厨下从来烟火少,不知寒食是今朝。
这首明代诗人沈野的《寒食》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图。首句“惊心芳草上河桥”以“惊心”二字,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清新景象的意外之喜,芳草在雨后显得更加翠绿,生长于河桥之上,富有生机。次句“雨后推窗见柳条”进一步描绘了窗外的细节,雨后的柳树格外柔媚,轻轻摇曳,透过窗户映入眼帘。
诗中通过“厨下从来烟火少”,暗示了诗人可能独居或生活简朴,寻常日子炊烟稀疏,这与寒食节的习俗相吻合,因为寒食节期间禁火,人们不生烟火,以示对先人的怀念。最后一句“不知寒食是今朝”则揭示了诗人沉浸在自然景色中,浑然忘却了时间,直到此刻才意识到今天竟是寒食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
离思方萧索,况复暮秋馀。
衰兰空委露,残荷已委渠。
独忆西风宴,还伤北涧居。
忧来绕庭树,閒拈坠叶书。
霜露日凄凄,园林烟景变。
落日薄寒塘,斜日明秋甸。
陶尊湛清醑,瑶枕含幽怨。
寂寞西窗下,时闻山鸟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