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求道人同之福唐》
《与求道人同之福唐》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缚屋双峰云一坞,抛来伴我事幽寻。

风花踪迹趣虽各,香火因缘情自深。

浮峡未兴圆泽叹,乘桴还有仲由心。

三山他日记耆旧,凿齿弥天无古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与求道人在福唐一同隐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首句“缚屋双峰云一坞”,生动地描绘了两人居住在两座山峰之间,被云雾环绕的小屋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抛来伴我事幽寻”一句,表达了两人相依相伴,共同探索幽静之地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共同追求的精神。

“风花踪迹趣虽各”,诗人以风花象征各自的生活轨迹,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充满了趣味。“香火因缘情自深”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如同香火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这份情感始终如一。

“浮峡未兴圆泽叹,乘桴还有仲由心”两句,借用了古代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圆泽是唐代高僧,曾预言自己将转世为婴儿,而仲由则是孔子的学生,勇敢直率。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虽面对未知的命运,但仍保持乐观和坚定的态度。

最后,“三山他日记耆旧,凿齿弥天无古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象征着历史上的贤者和往事。凿齿弥天则是形容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深远,无论古今,贤者的智慧和事迹都将流传千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与求道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暮行

晴烟去人高,暮色上天半。

山衔日入深,云伫星出缓。

涂昏归鞍长,林近去翎短。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

南城岌高跻,近野匝四坦。

来期遐思舒,暮云所见罕。

星星飐风灯,历历吹月琯。

静乐遗世喧,清思破尘懒。

心通江海浮,气寒天地满。

兹兴将谁同,儿辈未宜算。

(0)

平山堂

豁豁虚堂巧架成,地平相与远山平。

横岩积翠檐边出,度陇浮苍瓦上生。

春入壶觞分蜀井,风回谈笑落芜城。

谢公已去人怀想,向此还留召伯名。

(0)

齐天乐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

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横竹吹商,疏砧点月,好梦又随云远。间愁似线。甚击损柔肠,不堪裁翦。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

(0)

和江和仲

把读新诗忆旧家,深村羸犊短辕车。

年丰野老常携酒,客至幽禽自唤茶。

乱后所存惟五柳,老来无意约山花。

相逢何必曾相识,乘兴时来过此耶。

(0)

送茶宋大监·其一

凤凰山畔雨前春,玉骨云腴绝可人。

寄与青云欲仙客,一瓯相映两无尘。

(0)

贺州作

几年宦迹浪江湖,到此功名心已无。

独上高楼翘首望,江郎山下白云孤。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