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虽博爱,遇物忽难兼。
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
酒中宁有感,诗里觉无厌。
渐老成何事,疏慵病转添。
道心虽博爱,遇物忽难兼。
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
酒中宁有感,诗里觉无厌。
渐老成何事,疏慵病转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的《咏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内心的矛盾。首句“道心虽博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道德情怀和广泛的爱心,然而接下来的“遇物忽难兼”则揭示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博爱往往难以兼顾,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树木因为鸟巢而更加珍惜,云彩曾经因为月亮的光芒而感到嫉妒,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怜悯和自我反思。他从酒中寻找慰藉,却发现“酒中宁有感”,情感并未因此得到解脱;在诗歌创作中,他也感到“诗里觉无厌”,但似乎也无法完全排遣心中的郁结。
最后两句“渐老成何事,疏慵病转添”,诗人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越来越疏懒,身体也因之而日益衰弱,这使得原本的困境更加深重。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碎和个人衰老的内心世界,富有哲理和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