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云归岫雨初收,茅舍萧条古渡头。
短褐老人垂九十,松枯石瘦不禁秋。
断云归岫雨初收,茅舍萧条古渡头。
短褐老人垂九十,松枯石瘦不禁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歇后的乡村景象。"断云归岫雨初收",诗人以飘散的云朵回归山峰,象征着雨后的宁静和天空的澄净。"茅舍萧条古渡头",寥寥几笔勾勒出简朴的茅草屋坐落在古老的渡口旁,透露出一种荒凉而静寂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一位"短褐老人垂九十",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他已经年近百岁,形象显得苍老而坚韧。"松枯石瘦不禁秋",这里的松树干枯,石头瘦削,显示出岁月的无情和自然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老人与这古老环境的共存,他就像那历经风雨的松石,依然顽强地屹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雨、茅舍、老人和枯松瘦石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生暮年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情感。陆游的诗作常常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深度,这首《仲秋书事十首》(其三)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