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九节九芙蓉,万壑涛生百尺松。
游客漫携山竹杖,恐惊风雨又为龙。
逶迤九节九芙蓉,万壑涛生百尺松。
游客漫携山竹杖,恐惊风雨又为龙。
这首诗描绘了九龙洞的壮丽景象,以“逶迤九节九芙蓉”开篇,巧妙地将九龙洞的形态比作九节的芙蓉,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万壑涛生百尺松”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九龙洞周围群山环绕、松涛阵阵的壮观景色。诗人运用“游客漫携山竹杖,恐惊风雨又为龙”的结尾,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还暗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对九龙洞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力量的深刻感悟。
七十二君已绵邈,乾坤只今留岱岳。
烟书云篆吊秦碑,万圣千灵朝汉朔。
白日雕幡路相望,夜深仙乐张天上。
日观天门踊跃登,芒作双鞋藜作杖。
匹练吴门见几人,向来寂寞空山春。
溪花谷树忽生色,一朝若为山人新。
君行正直年华谢,山雪纷纷向君下。
去看九州玉削成,孤高始信岱岳名。
若趁长风竟飞举,鹅毛柳絮同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