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张顺之见寄》
《次韵张顺之见寄》全文
宋 / 程洵   形式: 古风

诗翁老去百年灰,皮肤剥落真实在。

诛茅筑室傍幽林,泉石烟云动光彩。

酸寒不作郊岛态,尚友渊明向千载。

但欣妙语笔端生,不管流年暗中改。

邻家有景借脩竹,野径无风馥芳茝。

人嫌柴门雀可罗,自倚奚囊富成海。

我闻公名嗟已久,向风每恨平生昧。

袖诗过我岂宜蒙,公才较丕几十倍。

要从柳州斗雅健,未许公羊誇辨裁。

别来又见秋风高,抵掌论文几时再。

尊中绿酒已堪酌,篱下黄花行可戴。

幸无俗物恼幽人,祇可剧谈佳客对。

方侯况是社中酒,辨舌澜翻似秦代。

公来当为折简呼,园有佳蔬更同采。

雅集何须画作图,风流自可追前辈。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洵所作,名为《次韵张顺之见寄》。诗中描绘了一位老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之美。诗翁虽已年迈,皮肤剥落,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建造屋舍,靠近幽静的树林,与泉水、岩石、烟云为伴,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光彩与生机。

诗翁的文风不拘泥于传统,而是追求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相媲美的境界,以妙语横生的笔触,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他欣赏邻家的美景,借修竹之景,感受野径间芳草的香气,即便生活简朴,也自得其乐,认为自己的才华足以丰富内心世界。

诗中还提到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希望友人能携带诗歌来访,共同探讨文学与人生的真谛。诗末表达了对相聚饮酒、赏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再次相聚的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友情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情操。

作者介绍

程洵
朝代:宋   字:允夫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生辰:1184

程洵,字允夫,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猜你喜欢

御街行

新寒侧帽残萸坠。又过登高会。

去年花下玉交卮,夜夜轻盈扶醉。

好风凉月,只今成恨,天亦多情悔。

翠峰十二高楼对。梦与行云背。

飘镫狭路暗相期,销得几番蕉萃。

见诗无语,别后无泪,卧后还无寐。

(0)

绮罗香.玉壶山人为余作美人拜月图数年矣携之行箧再付装池漫题此阕

桂影轮圆,湘纹几净,残夜更筹初转。

好事天边,蓦地凄凉难遣。

怪云意、薄似郎痴,道明月、还如侬面。

恁拣取、心字香烧,临风未许綵丝剪。

蛾眉旧恨常敛,犹记拾花阶下,抛残金钿。

著个朱阑,扶住轻盈娇懒。

便偻指、几度团栾,祇瞥眼、辰移星换。

又谁知、裙钗芙蓉,绣痕沾碧藓。

(0)

赋得月照冰池

半璧映河隈,光莹鉴溯洄。

源清同皎洁,溜静自徘徊。

远照移松岭,寒辉展镜台。

羊肠分岔路,飘渺碧云堆。

(0)

北台眺望

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

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

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

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0)

前菊会

荒村开紫菊,细雨隔苍梧。

漂泊逢山鬼,归来觅酒徒。

佳期宾不赴,幽赏子何孤。

为罚南山老,青钱买百壶。

(0)

咏画梨花

最爱梨花白,又惜同春老。

惟此画图中,冬夏长美好。

不令风雨摧,且无蜂蝶娆。

靓妆伴月容,尽在纸间造。

恶紫嫌夺朱,素体物难搅。

三品运胸中,六法生卉草。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