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秋·其二》
《悲秋·其二》全文
清 / 钱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素衣凝望化缁尘,举目新亭一怆神。

秋燕去同秦逐客,寒花孤似楚遗民。

唾壶击破留芒履,如意敲残剩角巾。

休向长安更西笑,菰芦愁老过江人。

(0)
鉴赏

这首《悲秋(其二)》由清代诗人钱曾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深沉的悲凉与感慨。

首句“素衣凝望化缁尘”,以素衣的洁白与缁尘的污浊形成对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的污浊,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接着,“举目新亭一怆神”一句,点明地点为新亭,此处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诗人在这里感到深深的哀伤,反映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秋燕去同秦逐客”运用了典故,秋燕南飞与秦朝被放逐的士人相类比,暗示了诗人如同那些被放逐的士人一样,远离家乡,饱受流离之苦。而“寒花孤似楚遗民”则将自己比作楚地的遗民,强调了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唾壶击破留芒履,如意敲残剩角巾”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唾壶击破象征着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留下芒履则是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如意敲残则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接受,剩下的角巾则暗示了身份的改变或失落。

最后,“休向长安更西笑,菰芦愁老过江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往的怀念。长安作为古代的政治中心,象征着理想与希望,但诗人却劝告自己不要再去追求,因为那里充满了忧愁与老去的人。菰芦则代表了江南水乡的生活,诗人担心自己像那些过江的人一样,终老于此,充满愁绪。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钱曾
朝代:清

钱曾,清代藏书家、版本学家。钱曾(1629年~1701年)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述古主人。虞山(今江苏常熟)人。
猜你喜欢

闻子约有荆州之役

传尔衔新命,令余缅旧思。

猿清啼楚夜,草绿吊湘时。

匦入周官贡,香分汉吏司。

江山迟文藻,行拟二骚词。

(0)

同半峰和尚访释云谷

法侣逢罗什,冥心契远公。

持经自葱外,结宇共林中。

石壁初经面,溪泉近始通。

坐来花落后,何物解论空。

(0)

送曹子出守彰德

风流汉京兆,之子见徽音。

剖竹当名郡,辞兰出上林。

淮阳资卧理,漳水寄离心。

何处堪怀古,铜台芳草深。

(0)

子安兄入虞山因寄

问水乘源去,看山入画游。

披衣岩雾积,飞盖洞云流。

尘鞅从兹谢,冥筌不外求。

瑶坛有嘉树,莫作桂丛留。

(0)

雪中携酒访胡子限韵作同张山人

乘雪缘寻子,春寒晚不严。

片云徐出岫,斜日半窥檐。

辞汉君恩切,浮湘吏隐兼。

别怀聊仗酒,花下惜频添。

(0)

结客过吉祥寺

落日帝城隈,摩霄梵宇开。

黄金留福地,白玉接仙台。

共有参禅意,能无并马来。

坐令虚室里,会见吉祥回。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