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

及来江南花亦好,绛紫浅红如舞娥。

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帖妥裁轻罗。

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粉英不忿付狂蝶,白发强插成悲歌。

明年更开余已去,风雨吹残可奈何。

(0)
翻译
洛阳的牡丹品种繁多,自认为世间再无能超越的花朵。
等到来到江南,这里的花也十分娇艳,深红浅紫如同舞蹈的女子。
竹荫下的水面映照出它们的美丽色彩,春日的新衣裁剪了轻薄的罗纱。
时常结伴游玩,欣赏这美景,花香飘过酒面,泛起红晕。
花瓣不愿被狂蝶随意采撷,即使白发人也要强颜欢笑,以歌抒怀。
明年的花朵盛开时我已经离去,风雨摧残的景象令人无奈。
注释
牡丹:一种名贵的观赏植物,以其花大色艳著称。
自谓:自认为,以为。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指代南方的优美环境。
绛紫:深红色。
舞娥:形容花朵娇艳如舞者。
春服:春季的衣服。
轻罗:轻薄的丝织物。
游朋:出游的朋友。
香吹:花香飘动。
白发:指年老的人。
悲歌:表达悲伤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牡丹》,通过对洛阳牡丹的赞美和江南之行的描述,展现了牡丹的艳丽与娇媚。首句“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直接表达了牡丹在洛阳的盛誉,自视甚高。然而,诗人并未被其傲气所限,江南之行发现“花亦好”,特别是“绛紫浅红如舞娥”,以舞女比喻花朵的娇柔姿态。

接下来,“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帖妥裁轻罗”描绘了牡丹在竹阴水照下的美景,以及赏花者穿着轻薄罗衣的闲适心情。诗人与朋友“时结游朋去寻玩”,共享花香美酒,欢愉之情溢于言表。“粉英不忿付狂蝶”一句,借蝴蝶的轻狂反衬牡丹的娇嫩,而“白发强插成悲歌”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明年更开余已去,风雨吹残可奈何”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牡丹虽美,但未来能否经受风雨摧残,也让人不禁担忧。整首诗通过牡丹的描写,寓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送甥张禹卿

数载天涯客舍穷,忧心为我日忡忡。

泪添滹易流千丈,思断乡关几万重。

莫道艰途奔未了,须知多难德堪崇。

惓惓望尔立身蚤,在此叮咛八句中。

(0)

送桂道长出狱和其韵四首·其四

西风薄暮景萧森,慷慨昔人折寸心。

独念爱身身系国,须知怀古古同今。

一千七百日光远,三十六宫易理深。

韦卷平生空皓首,画前恍惚竟难寻。

(0)

赠洪百户

西风吹得家山杳,沆瀣腾成犴户阴。

天上本无神鬼谬,人间难有丈夫心。

艰危世事百忧切,浩荡君恩十载深。

此日多君天下泪,几番为我湿衣襟。

(0)

赵白楼有诗见寄次韵答之

音问来从北海上,故人遥向此相怜。

难将璞璧投幽室,可把长缨濯下泉。

我自福堂安桎梏,君于陋巷诵遗编。

死生穷达了无事,不负男儿此百年。

(0)

送纪中夫归秦

与子同心二十年,僧堂香火半炉烟。

正防步履三关险,却笑功名一线牵。

囚系艰危怀后进,衰残寤寐仰前贤。

归来共了平生事,就此先期立志坚。

(0)

和太白山人韵三首·其一

时来门外坐春曛,世事纷游满眼频。

进退忧思今最切,江湖廊庙更何人。

循环泰运期三代,展转凶危此一身。

却忆子牙清渭上,钓竿投处有芳邻。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