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巷萧萧劣过车,蓬门寂寂似逃虚。
为枸不愿庚桑楚,争席谁名扬子居。
喜泼绿成新引竹,仍磨丹覆旧仇书。
长安挂眼无冠盖,独有文章未肯疏。
隘巷萧萧劣过车,蓬门寂寂似逃虚。
为枸不愿庚桑楚,争席谁名扬子居。
喜泼绿成新引竹,仍磨丹覆旧仇书。
长安挂眼无冠盖,独有文章未肯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贫而宁静的画面,诗人曾国藩以赠予梅伯言的形式,通过对狭窄街道上车辆艰难通过和简陋蓬门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避世隐逸的氛围。他以“枸”和“庚桑楚”自比,表达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暗示自己像古代贤者扬子居那样追求高洁的人格。诗人对绿色竹林的喜爱和对旧书封面的精心装饰,反映出他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最后,诗人感叹长安的权贵不在眼前,唯有文学之道始终不渝,展现出其坚韧的文人风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寄寓了诗人高尚情操和人生选择的诗篇。
堤接鹅城,桥横渔浦,渺茫尽是春烟。
故人愁断,多为草连天。谁料才华莫用,空趋府。
蛮语年年,怀人句,花中华外,多少泪光妍。情牵。
教凤子,西从药市,东至香田。
谩衔得相思,一一红笺。
此恨何时解释,垂白矣、犹自婵娟。
明妃好,胭脂未落,青冢已凄然。
风筝脱线。向水驿、山程绕遍。
笑十载、求仙任侠,只有金丹难转。
又那知、旧侣重逢,凄凉似阅秋风扇。
论红绢前情,青衫少日,曾订厚盟深眷。
且与作、开元话,声渐紧、四条弦慢。
算年来尔我,行藏略似,交情直比春山远。
酒槽珠溅。向当垆小语,香醪可许新词换。
惹他一笑,榴齿临风微绽。
返耕厕幽壑,服义屈高轩。
握手立斯须,倾倒见雄论。
昔宦志孤陋,中路忽履屯。
负罪苟不死,兹已含溢恩。
疏懒循故性,竟志纫山荪。
感君缱绻意,幡然谢前闻。
杀鸡馔雕胡,列坐开荜门。
斗酒醉方已,徘徊惜日曛。
今夕别君去,孟冬定回辕。
尚期撰杖屦,共眺南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