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并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行的向往之情。开篇“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两句,以动态的云海映衬出太华山的雄伟,显示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心旷神怡。
接着,“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美丽景色,其中“东峰”可能指的是太华山东面的某一峰峦,“始含景”表明随着季节的变化,山中开始呈现出一种特有的风光,而“了了见松雪”则突出了松树和雪景的清晰可见。
诗人通过“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涯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羁人”指的是被束缚的人,而“幽栖”则是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窅映”一词形容景色深邃而又神奇,“转奇绝”则强调了这种生活的独特和美好。
在接下来的“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中,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这般美景时的心旷神怡,以及忘却劳累、长久凝视并吟咏不息的情感。这里的“欣然”表现出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永望”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尽向往和沉醉。
而后两句“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则描绘了诗人行旅的场景。这里的“信宿”意味着连续多日的旅行,“百馀里”形容长途跋涉,而“出关玩新月”则展现了诗人跨越关隘,欣赏新月之美的情景。
最后四句“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审视。他似乎在反思昨日的心境,以及面对自然界时产生的情感转变。这里的“何意”表示一种疑问,询问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遇物遂迁别”则表明每当遇到美好的事物就会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改变。“人生屡如此”表达了生活中常有此类体验,而“何以肆愉悦”则是诗人对这种体验的乐在其中,享受这些自然之美所带来的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山行体验,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和谐共鸣,以及诗人对自由、旅行和生活本质的深刻领悟。
世无邹孟氏,圣道危于丝。
学者迷统绪,扰扰徒外驰。
况有释老辈,窃窥如鬼魑。
苦彼疑似说,陷我高明资。
伟然周与程,振手而一麾。
源流虽未远,淆浊亦已随。
公如一阳复,寒烈已可知。
斯文续以传,岁晚非公谁。
伤哉后来者,此世亡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