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七》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七》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斧斤不贷老根株,素节苍皮委路隅。

忆昨此中逃午暑,前知愧不及尧夫。

(0)
注释
斧斤:砍伐工具。
贷:宽恕,免除。
老根株:老树根。
素节:白色节疤,指树皮。
苍皮:青色树皮。
委:丢弃,遗落。
路隅:路边角落。
忆昨:回忆昨天。
逃午暑:躲避中午的酷暑。
前知:先前的预见。
愧不及:感到惭愧不如。
尧夫:指宋代诗人陈与义,字尧夫。
翻译
不再砍伐老树根,白节青皮丢在路边。
想起昨天在这里躲避夏日炎热,从前的我比不上尧夫的明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意境。开篇“斧斤不贷老根株,素节苍皮委路隅”两句,通过对古树的描述,表现出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界的无常。“斧斤不贷”意味着时间不会宽恕,即便是最坚固的生命体也无法逃脱时光的侵蚀。老根株依旧挺立,但已经显得苍老而脆弱,素节(树枝)覆盖在地上,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紧接着,“忆昨此中逃午暑”一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这棵古树下避暑的情景,展现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然而,这份怀旧很快被“前知愧不及尧夫”所取代。这两字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心情,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古圣先贤(如尧、舜)的境界,从而生出了惭愧之情。这里的“前知”暗示了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对个人能力的认识。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象,更通过古树这一静态物象,勾起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个人能力不足以及历史伟人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甲子岁除一夕梦与先子论诗有云未能免俗犹听

惊风急雪不胜寒,苇索桃符岁事残。
里巷杯盘喧半夜,儿童灯火守更阑。
年催老色归须鬓,诗引穷愁入肺肝。
无复斑衣颂椒柏,只将泪血洒毫端。

(0)

回文二绝

春晚落花飞藉草,月明惊鹊堕栖枝。
人归望濶江天暮,梦断愁深夜漏迟。

(0)

挽处士吴德载二首

范蠡操赢日,相如病渴时。
瓶罂虽屡罄,砭剂已难施。
薤露鸰原惨,松茔雁序悲。
更嗟垂白叟,泣送宁馨儿。

(0)

晚春道中四首

纖穠扫尽换清阴,便有南风欲荐琴。
漫道仙葩归阆苑,小儿造化本无心。

(0)

挽中书舍人叶公三首

遍历清华地,星辰纪未周。
雄文藏凤阁,直笔著螭头。
闻望高簪绂,论思动冕旒。
从班无跬步,底事却回辀。

(0)

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

冠佩追随倏半生,每怜萧艾倚兰英。
开怀共醉酒贤圣,得句宁论诗父兄。
天赋君才行有用,人言我拙坐无成。
登填已拜风骚将,谁敢区鸫踵孟明。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